[发明专利]微梁超谐波同步共振信号倍频调谐放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92061.0 | 申请日: | 2020-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295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刘灿昌;周英超;李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6B1/06 | 分类号: | B06B1/06;B06B3/00;G01H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梁超 谐波 同步 共振 信号 倍频 调谐 放大 装置 | ||
所述基于超谐波同步共振信号倍频调谐放大装置,包括静电激励振动装置、超谐波同步共振倍频信号调谐装置两部分。静电激励振动装置由低频微梁、低频压电控制块、固定端、静电驱动电极、底座、直流电压电源、信号源和导线组成。超谐波同步共振倍频信号调谐装置由低频微梁、低频压电控制块、固定端、高频压电控制块、高频微梁、信号采集传感器、耦合连接块和导线组成。设计适当的低频压电控制电压和高频压电控制电压,让低频微梁和高频微梁满足倍频同步条件,能实现倍频信号动态调谐,改变倍频信号的频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是一种振动信号倍频放大装置,特别是一种微梁基于超谐波同步共振信号倍频调谐放大装置,属于振动信号发生领域。
背景技术
振动信号的提取广泛应用于机械振动研究、汽车系统、传感器等领域中。在振动信号的提取中,如何消除外部因素对信号的影响是决定信号精度的主要因素。基于信号倍频原理的倍频技术成为微波频率放大的主要方法之一,其电路和关键器件性能研究与制备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焦点问题。但是,真空电子学信号源存在体积大、驱动电压高等问题;半导体电子学非线性电路产生幂级数信号,存在互调信号密集导致滤波困难和能量分散造成信噪比低的问题。超谐波共振和同步共振等都可实现倍频振动,还能实现振幅激增、能量耗散抑制等,提高传感器的性能指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振动信号难以提取的现状,提供一种振动信号提取的装置。
本发明专利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所述基于超谐波同步共振信号倍频调谐放大装置,包括静电激励振动装置、超谐波同步共振倍频信号调谐装置两部分。所述静电激励振动装置由低频微梁、低频压电控制块、固定端、静电驱动电极、底座、直流电压电源、信号源和导线组成。所述低频微梁左端与固定端固定连接,右端与低频压电控制块固定连接,低频压电控制块与固定端固定连接;所述静电驱动电极位于低频微梁的正下方,固结于底座上,长度比低频微梁短一些;低频微梁的左端通过导线连接交流信号源的左端,交流信号源的左端通过导线连接直流电压电源上端,直流电压电源下端接地。
所述超谐波同步共振倍频信号调谐装置由低频微梁、低频压电控制块、固定端、高频压电控制块、高频微梁、信号采集传感器、耦合连接块和导线组成。所述高频微梁左端与固定端固定连接,右端与高频压电控制块固定连接,高频压电控制块与固定端固定连接;所述低频微梁左端与固定端固定连接,右端与低频压电控制块固定连接,低频压电控制块与固定端固定连接;所述低频微梁左端与耦合连接块上端固定连接,耦合连接块下端与高频微梁固定连接;信号采集传感器粘贴固定在高频微梁上表面上,高频微梁振动时,信号采集传感器采集振动信号,经带通滤波器滤波后产生高频倍频信号。
低频微梁在交流信号激励作用下产生受迫振动;当交流信号源激励频率接近于低频微梁固有频率三分之一时,低频微梁会产生超谐波共振;当高频微梁的固有频率为低频微梁固有频率N倍时,高频微梁与低频微梁产生同步共振,高频微梁产生激励频率3N倍的谐波振动,实现超谐波同步共振的倍频振动;信号采集传感器采集倍频振动信号,经带通滤波器滤波后产生高频倍频信号。
当向低频压电控制块施加控制电压时,低频压电控制块沿着低频微梁轴向产生轴向力,低频微梁在轴向力的作用下固有频率发生改变,达到频率调谐的作用;当向高频压电控制块施加控制电压时,高频压电控制块沿着高频微梁轴向产生轴向力,高频微梁在轴向力的作用下固有频率发生改变;设计适当的低频压电控制电压和高频压电控制电压,让低频微梁和高频微梁满足倍频同步条件,能实现倍频信号动态调谐,改变倍频信号的频率。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静电驱动方法是一种无接触驱动方法,测量干扰因素少,测量灵敏度高。
2.基于超谐波和同步组合共振信号倍频放大调谐装置结构简单,能够与微机电芯片集成制造。
附图说明
图1微梁静电驱动装置图;;
图2微梁组合共振信号倍频装置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理工大学,未经山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920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锁式骨科侧弯咬骨钳
- 下一篇:一种电梯全要素健康及安全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