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D打印人造血管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92153.9 | 申请日: | 2020-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06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0 |
发明(设计)人: | 陈剑锋;杜广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畅迪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06 | 分类号: | A61F2/06;B33Y10/00;D04H1/728;D01D5/00;A61L27/18;A61L27/24;A61L27/50;A61L27/56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杨文文 |
地址: | 201318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印 人造 血管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3D打印人造血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01通过静电纺丝制备得到生物活性材料/弹性体聚合物复合的纳米纤维膜;
S02 将所述纳米纤维膜剪碎,置于溶剂中分散均匀,制备生成不同浓度的3D打印用纳米纤维溶液;
S03使用3D打印技术,将不同浓度的纳米纤维溶液按照浓度高低逐层低温打印制备得到人造血管半成品,打印所用的纳米纤维溶液中纳米纤维浓度由人造血管内层向外层逐渐降低;
S04 将人造血管半成品置于低温环境中进行冷冻处理,得到孔径梯度分布的人造血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人造血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活性材料为胶原蛋白、透明质酸、弹性蛋白、明胶、丝素蛋白中的一种或由其中的几种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人造血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聚合物为乳酸-己内酯共聚物或聚氨酯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人造血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活性材料和弹性体聚合物的质量含量为:20%-50%的生物活性材料,50%-80%的弹性体聚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人造血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静电纺丝制备生物活性材料/弹性体聚合物复合的纳米纤维膜的纺丝参数为:纺丝所采用的溶剂为六氟异丙醇、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或2-丁酮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纺丝溶液的浓度为:6%-12% w/v,静电纺丝时的给液速度为1mL/h-3mL/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人造血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3D打印用纳米纤维溶液的溶剂为水、叔丁醇或丙三醇中的一种或由其中的两种组成,所述3D打印用纳米纤维溶液的纳米纤维浓度在20%-80%(w/v),所述3D打印用纳米纤维溶液在3D打印前经过真空脱气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人造血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造血管分为6层打印,沿径向由内至外打印所使用的纳米纤维溶液中纳米纤维浓度和层厚度分别为:第1层浓度为70%-80%,层厚度为10微米-250微米;第2层浓度为60%-75%,层厚度为10微米-350微米;第3层浓度为50%-65%,层厚度为10微米-450微米;第4层浓度为40%-55%,层厚度为10微米-550微米;第5层浓度为30%-45%,层厚度为10微米-650微米;第6层浓度为20%-35%,层厚度为10微米-750微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人造血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造血管分为6层打印,由内至外依次为第1层~第6层,第1层到第6层都含有微孔,且第1层到第6层的微孔孔径呈逐渐增大的趋势,第1层的孔径范围为0.5微米-10微米;第2层的孔径范围为5微米-20微米;第3层的孔径范围为10微米-40微米;第4层的孔径范围为20微米-80微米;第5层的孔径范围为40微米-160微米;第6层的孔径范围为80微米-320微米。
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3D打印人造血管的制备方法制得的人造血管。
10.一种3D打印人造血管,其特征在于:在径向方向上包括若干层纳米纤维层,每一层纳米纤维层均设置有微孔结构,且由内向外的纳米纤维层微孔孔径逐渐增大,置于人造血管最内层的纳米纤维层上微孔结构的孔径范围为0.5微米-10微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畅迪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畅迪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9215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宠物猫粮自动定时间歇投喂器
- 下一篇:一种复合型人造血管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