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窗户内外框密封结构及装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92277.7 | 申请日: | 2020-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876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林玉华;林绍连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市恩晓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7/22 | 分类号: | E06B7/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605 浙江省台州市玉环***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窗户 内外 密封 结构 装配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窗户内外框密封结构及装配方法,属于机械领域。窗户内外框密封结构包括外框杆,外框杆包括本体和杆盖,杆盖可拆卸连接于本体后侧面;内框杆,内框杆与本体之间具有配合结构;外框杆和内框杆在前侧面之间形成连接细缝一,外框杆和内框杆在后侧面之间形成连接细缝二;在本体和内框杆之间具有汇聚流经通道的密封缝隙,密封缝隙涂覆有密封胶;从本体后侧伸入可对密封缝隙操作。本密封结构有利于增强落地窗密封性,有效减少漏水现象。装配方法包括外框搭设、内框搭设、内框嵌定、密封涂覆和封盖等步骤,在大方向不改变的情况下,巧妙融合内部上胶操作,实现室内上胶,无需爬出窗外,提高了安全性,减少了安装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领域,涉及窗户内外框密封结构及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落地窗使房间采光增加,风景观赏度提高,在现代装修领域的使用率较高,其基本原理都是在地板面上先垒一定高度的基墙体,再安装外框。
当前,针对落地窗的防水问题人们进行了较多的改进,如申请号为201510631483X,申请日为2015.9.29,名称为防水落地窗的发明专利申请,记载了一种防水落地窗,包括窗框、滑轨和挡板,窗框在滑轨上滑动,挡板可拆卸固定于滑轨的外部,滑轨朝外侧设有第一滑槽,挡板的上端面设有滑块,滑块在第一滑槽内滑动,挡板与地面呈角度β,30°≤β≤85°,窗框前端的地面向下设有第二滑槽,挡板的下端面在第二滑槽内滑动。结合其说明书附图,该方案在使用时,将折弯部插入第二滑槽内,从滑轨的一侧将滑块穿入。挡板和两个折弯部共同起作用,防止雨水进入窗体内。仔细分析不难得出,上述方案仅仅停留在构思阶段,且实现的技术效果是将雨水阻挡在挡板外,防止雨水从落地窗底部渗透,并没有从根本上从落地窗自身结构上进行防水性能改进,效果可以说是杯水车薪,同时这种技术方案存在斜向设置的挡板,极大占用窗外空间,这对当前寸土寸金的房价来说是不现实的,此外,当前落地窗内外框的特殊结构才是落地窗漏水的关健,可以说上述方案起不到积极的有益效果。
下面对现有技术的落地窗密封结构简单说明,如说明书附图图7所示,中间呈字形部件为外框杆,两侧呈T字形部件为内框杆,可见内框杆通过外凸部分配合在外框杆,外框杆和内框杆的两侧为齐平,这是为美观性考虑,中间无可避免留有一条细小的间隙,如图8所示,正因为细小间隙存在,在大风大雨天气雨水容易渗漏,由于内外框杆的内侧面位于室内,若直接在间隙处打上密封胶,则很大程度破坏平面的齐平美观性。
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本申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窗户内外框密封结构及装配方法,本窗户内外框密封结构有利于增强落地窗密封性,有效减少漏水现象。解决了现有落地窗结构容易漏水等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窗户内外框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包括:
外框杆,所述外框杆包括本体和杆盖,所述杆盖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本体后侧面;
内框杆,所述内框杆与所述本体之间具有配合结构;
所述外框杆和内框杆在前侧面之间形成连接细缝一,所述外框杆和内框杆在后侧面之间形成连接细缝二;
在所述本体和内框杆之间具有沿所述外框杆长度方向延伸且汇聚流经通道的密封缝隙,所述密封缝隙涂覆有密封胶;
从所述本体后侧伸入可对所述密封缝隙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市恩晓科技咨询有限公司,未经台州市恩晓科技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922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