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阀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92480.4 | 申请日: | 2020-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615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6 |
发明(设计)人: | 松本道雄;佐伯真司;三浦洋一;汤浅智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TGK |
主分类号: | F16K1/04 | 分类号: | F16K1/04;F16K1/32;F16K31/04;F16K31/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共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86 | 代理人: | 张嵩;薛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抑制转子的振摆回转的电动阀。电动阀包括进给丝杠机构和止动机构。进给丝杠机构具有:引导部,其在外周面设置有阳螺纹部;以及筒状体的被引导部,其为转子的旋转轴(326),在内周面设置有与阳螺纹部螺合的阴螺纹部。止动机构包含:第1止动机构,其具有被设置于被引导部的第1止动部(820)、以及被一体成型于引导部,并通过卡定第1止动部(820)来限制转子向开阀方向的移动的第1卡定面(830);以及第2止动机构,其具有被设置于被引导部的第2止动部(800)、以及被一体成型于引导部,并通过卡定第2止动部(800)来限制转子向闭阀方向的移动的第2卡定面(810)。第1卡定面(830)和第2卡定面(810)位于进给丝杠机构的螺合部与阀部之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阀,尤其涉及止动机构的配置构成。
背景技术
汽车用空调装置一般被以将压缩机、冷凝器、膨胀装置、蒸发器等配置于冷冻循环的方式构成。作为膨胀装置,采用一种将步进电机使用于驱动部以实现阀开度的精密控制的电动膨胀阀。这种电动膨胀阀具有使被支撑于轴的前端的阀芯落座/脱离于主体上所设的阀座的机构。提出了一种技术,其在该落座/脱离时,采用进给丝杠机构来将转子的旋转运动转换为轴的平移运动。
为了限制轴的平移运动,在这种电动膨胀阀设置有止挡机构。以往,已知一种电动膨胀阀,其使与转子的旋转轴一体位移的止挡部与被设置于主体的止挡部沿转子的旋转方向卡定,以发挥止挡件功能(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4751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动膨胀阀在使限制轴向上方的移动的第1止动部、以及限制向下方的移动的第2止动部靠近配置的点上,实现了简单的构造。但是,因为需要在轴的轴线方向上,在转子与进给丝杠机构的螺合部之间,确保两止动件的配置空间,所以转子的重心与支点会分离。因此,转子会变得容易相对于轴线而振摆回转。该振摆回转会存在给轴的平移运动造成影响的风险。这种问题不限于电动膨胀阀,针对被用于各种用途的电动阀同样可能产生。
本发明鉴于这样的问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抑制电动阀的转子的振摆回转。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方案为电动阀。该电动阀包括:主体,其设置有从上游侧导入流体的入口端口、向下游侧导出流体的出口端口、以及使入口端口与出口端口连通的通路;阀芯,其开闭被设置于通路的阀部;电机,其包含用于沿阀部的开闭方向驱动阀芯的转子;轴,其被同轴状地支撑于转子,可与阀芯一体位移;进给丝杠机构,其将转子的旋转运动转换为平移运动;以及止动机构,其限制转子的平移运动。进给丝杠机构具有:引导部,其被竖立设置于主体,且在外周面设置有阳螺纹部;以及被引导部,其由构成转子的旋转轴的筒状体构成,在内周面设置有与阳螺纹部螺合的阴螺纹部,并被以外插于引导部的状态支撑。止动机构包含第1止动机构及第2止动机构。第1止动机构包含被设置于被引导部的第1止动部、以及被设置于引导部的第1卡定面,在阀芯基于电机的驱动而沿开阀方向位移时,通过第1卡定面卡定第1止动部,来限制转子向开阀方向的移动。第2止动机构包含:第2止动部,其被设置于被引导部;以及第2卡定面,其被设置于引导部。在阀芯基于电机的驱动而沿闭阀方向位移时,通过第2卡定面卡定第2止动部,来限制转子向闭阀方向的移动。第1卡定面及第2卡定面位于进给丝杠机构的螺合部与阀部之间。
根据该方案,能够通过将2个止动机构的各卡定面配置在螺合部与阀部之间而非转子与螺合部之间,从而使转子与螺合部的距离变短。因此,能够抑制因转子的旋转驱动而发生的转子的振摆回转。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可抑制转子的振摆回转的电动阀。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TGK,未经株式会社TGK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924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