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纤维结构部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92744.6 | 申请日: | 2020-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611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刘向;徐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70/44 | 分类号: | B29C70/44;B29C70/54;C08L63/00;C08L33/12;C08K7/06;C08K3/08;C08J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朱玲艳 |
地址: | 116028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纤维 结构 部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纤维结构部件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碳纤维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碳纤维结构部件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短切碳纤维、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粉末、金属钛粉末、液态环氧树脂、固化剂和表面活性剂;所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粉末与短切碳纤维的质量比为1:10~25;所述金属钛粉末与短切碳纤维的质量比为1:3~75;所述液态环氧树脂与固化剂的质量之和与短切碳纤维的质量比为2~6:1;所述表面活性剂为短切碳纤维、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粉末、金属钛粉末、液态环氧树脂和固化剂质量之和的1~5%。本发明提供的碳纤维结构部件表面均匀性好无分层、表面平整度高,无明显的气泡和孔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碳纤维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碳纤维结构部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碳纤维产品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碳纤维产品的加工常见的有两种工艺:一种是模压成型法,设备采用热压机和相关形状的模具,将碳纤维按需要铺到模具的内表面,然后加入环氧树脂、固化剂,用压机热压成型;这类方法得到的碳纤维部件表面的硬度高,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第二类方法是采用碳纤维布和环氧树脂的直接手糊法,此类方法是将剪好了的碳纤维布粘到模具的内表面,然后涂上一层环氧树脂胶,待固化成型后对碳纤维表面进行处理,然后再涂面胶;此类方法成本低,制作效率较高,常用于部件的表面加固。但这两类工艺得到的碳纤维产品普遍存在外部缺陷较多的缺点,如表面均匀性差易分层、表面不平整、有气泡和孔隙。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纤维结构部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碳纤维结构部件表面均匀性好无分层、表面平整度高,无明显的气泡和孔隙。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纤维结构部件,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
短切碳纤维、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粉末、金属钛粉末、液态环氧树脂、固化剂和表面活性剂;
所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粉末的颗粒粒径为5~10μm,所述金属钛粉末的颗粒粒径为10~50μm;
所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粉末与短切碳纤维的质量比为1:10~25;所述金属钛粉末与短切碳纤维的质量比为1:3~75;所述液态环氧树脂与固化剂的质量之和与短切碳纤维的质量比为2~6:1;所述表面活性剂的质量为短切碳纤维、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粉末、金属钛粉末、液态环氧树脂和固化剂质量之和的1~5%。
优选地,所述短切碳纤维的长度为0.2~4mm;所述短切碳纤维的单丝直径为5~8μm。
优选地,所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粉末的颗粒粒径为6~8μm。
优选地,所述金属钛粉末的纯度≥99%,所述金属钛粉末的颗粒粒径为20~35μm。
优选地,所述表面活性剂为缩水甘油醚类表面活性剂。
优选地,所述缩水甘油醚类表面活性剂为C12~C14烷基缩水甘油醚。
本发明提供了以上方案所述碳纤维结构部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所述短切碳纤维、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粉末和金属钛粉末混合,得到第一混合料;
(2)将所述第一混合料与液态环氧树脂、固化剂混合,得到第二混合料;
(3)将所述第二混合料和表面活性剂混合,得到第三混合料;
(4)将所述第三混合料放入成型模具中进行真空固化,脱模后得到所述碳纤维结构部件。
优选地,所述真空固化的真空度≥102Pa。
优选地,所述真空固化的温度为90~120℃,时间为1~4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交通大学,未经大连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927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