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炉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92867.X | 申请日: | 2020-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93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刘洪银;刘炳俊;刘少斌;张炯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7/00 | 分类号: | C21B7/00;C21B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刘猛 |
地址: | 27110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炉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炉,包括炉体,炉体上设置有高炉风口套。本方案提供高炉风口套由炉体的炉壁至炉内向左下方或者右下方倾斜布置。自高炉风口套鼓入的热风具有沿炉体径向方向、竖直方向和与高炉径向相切且垂直与高炉轴向方向的分速度。高炉径向方向上的鼓风分速度能够保证热风鼓入后的回转区深度,依靠沿高炉径向方向上的风速和动能来消化和活跃高炉;沿竖直方向的鼓风分速度能够增大鼓入的热风与铁渣混合物之间的摩擦力,而且与高炉径向相切且垂直于高炉轴向的鼓风分速度能够给炉体内铁渣混合物一个绕中心死焦柱或者焦柱旋转的动力,转动的铁渣混合物与中心死焦柱之间的碰撞程度增大,达到侵蚀中心死焦柱甚至消除中心死焦柱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炼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炉。
背景技术
高炉内的焦柱是高炉在生产过程中未发生反应的焦炭,逐渐堆积形成。焦柱的中上部在高炉生产中起到原料骨架和煤气流通道的作用,对高炉生产有益,但焦柱的下部则基本无有益作用。
焦柱的下部漂浮于炉体的渣铁混合物中,该处距离高炉风口套位置较近,由于从高炉风口套鼓入高炉内的鼓风深度有限,使得距离高炉风口套位置较近且处于蓬松态的焦柱才能与喷入的氧气发生反应,而距离高炉风口套较远的焦柱很难发生氧化反应而被去除,且距离高炉风口套较远的焦柱在高温高压的状态下,焦柱密度大且质地坚硬,不能与高炉风口套鼓入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形成中心死焦柱。
中心死焦柱会挤占焦柱与高炉风口套之间的喷吹空间,使得鼓风量进一步减小,产生恶性循环,而且中心死焦柱若过于粗大,中心死焦柱会占用高炉的冶炼空间,降低高炉的原料装入量,从而降低高炉利用系数。其中高炉利用系数也称为高炉有效容积利用系数,表示在规定工作时间内,平均每立方米高炉有效容积每昼夜所产合格生铁的吨数,是反映高炉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水平以及原料和燃料条件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因此,如何有效降低中心死焦柱的直径,保证高炉的冶炼空间,以提高高炉风口套的鼓风量,从而提高高炉利用系数,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炉,以有效降低中心死焦柱的直径,保证高炉的冶炼空间,提高高炉风口套的鼓风量,从而提高高炉利用系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炉,包括炉体,
所述炉体上设置有高炉风口套,用于向所述炉体内鼓入热风,所述高炉风口套的个数为多个且沿所述炉体的周向均匀分布,
所述高炉风口套自所述炉体的炉壁向炉内倾斜向下设置,且所述高炉风口套的轴线与所述炉体的横截面之间的夹角为5-15°,且所述高炉风口套的轴线在所述炉体的横截面上的投影与所述高炉风口套所在所述炉体的径向线之间的夹角为1-5°且多个所述高炉风口套在水平方向上偏离所述炉体轴线的方向相同。
优选的,在上述高炉中,所述高炉风口套的轴线与所述炉体的横截面之间的夹角为5-10°,且所述高炉风口套的轴线在所述炉体的横截面上的投影与所述高炉风口套所在所述炉体的径向线之间的夹角为2-3°。
优选的,在上述高炉中,所述高炉风口套包括大套筒、中套筒和小套筒,所述大套筒、所述中套筒和所述小套筒均为圆台形套筒,所述大套筒、所述中套筒和所述小套筒依次套筒设连接,所述大套筒的尺寸较大的一端与所述炉壁连接。
优选的,在上述高炉中,所述大套筒和所述中套筒安装在所述炉体的炉壁上,所述小套筒位于所述炉体内。
优选的,在上述高炉中,所述小套筒的长度为450-685mm。
优选的,在上述高炉中,所述小套筒的尺寸较小的一端的尺寸为110-130mm,所述小套筒的尺寸较大的一端的尺寸为200-3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9286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碳纤维原丝水洗装置
- 下一篇:一种微细线路修复材料及其修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