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桥梁施工用移动模架的安装提升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92936.7 | 申请日: | 2020-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706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利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义乌市高洋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2000 浙江省金华市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桥梁 施工 移动 安装 提升 系统 | ||
1.一种桥梁施工用移动模架的安装提升系统,其结构包括有一号水平移动支撑装置(1)、移动模块(2)、二号水平移动支撑装置(3)、顶板(4)、提升装置(5)、底板(6)、移动固定装置(7),所述移动固定装置(7)顶固定有底板(6),所述底板(6)通过提升装置(5)与顶板(4)相连,所述顶板(4)通过一号水平移动支撑装置(1)、二号水平移动支撑装置(3)与移动模块(2)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二号水平移动支撑装置(3)与一号水平移动支撑装置(1)为同一水平移动支撑装置,所述二号水平移动支撑装置(3)包括有上连板(31)、上滑轮组件(32)、传动装置(33)、支撑座(34)、下滑轮组件(35)、底座(36)、开口朝上凹槽(37)、立柱(38)、开口朝下凹槽(39),所述支撑座(34)与底座(36)连接,所述支撑座(34)设有开口朝上凹槽(37),所述开口朝上凹槽(37)内置有带下滑轮组件(35)的立柱(38),所述下滑轮组件(35)与支撑座(34)接触,所述立柱(38)顶连上连板(31),所述上连板(31)设有带上滑轮组件(32)的开口朝下凹槽(39),所述上滑轮组件(32)与支撑座(34)固连,所述立柱(38)连于与支撑座(34)相接的传动装置(33),所述上连板(31)与移动模块(2)相连,所述底座(36)直连于顶板(4),所述上滑轮组件(32)设有两组且为镜像设置,所述传动装置(33)包括有微电机(331)、连接夹块(332)、传动带(333)、固定块(334)、一号螺母副(335)、单向丝杆(336),所述单向丝杆(336)设有两根,两根所述单向丝杆(336)通过传动轮、传动带(333)连接,其中一根单向丝杆(336)连于微电机(331),每根所述单向丝杆(336)均螺接有带连接夹块(332)的一号螺母副(335),所述连接夹块(332)均连有与立柱(38)相接的固定块(334),所述连接夹块(332)与支撑座(34)配合,所述移动固定装置(7)包括有导向杆(71)、基座(72)、伸缩机构(73)、链条(74)、升降板(75)、移动轮(76)、固定吸附装置(77)、转轴(78),所述基座(72)底设有带转轴(78)的固定吸附装置(77),所述转轴(78)末端均装有移动轮(76),所述升降板(75)上连伸缩机构(73),下接固定吸附装置(77),所述伸缩机构(73)布设有两组及以上且通过链条(74)联动,所述基座(72)内置有与升降板(75)配合的导向杆(71),所述伸缩机构(73)包括有链轮(731)、二号螺母副(732)、双向丝杆(733)、U型架(734)、连杆(735)、铰链座(736),所述双向丝杆(733)一末端装有与链条(74)配合的链轮(731),所述双向丝杆(733)连有二号螺母副(732)两个,所述二号螺母副(732)均连有U型架(734),所述U型架(734)均通过连杆(735)与铰链座(736)连接,所述铰链座(736)与升降板(75)连接,所述升降板(75)包括有板体(751)、移动轮限位卡罩(752)、导向管(753)、弧形槽(754)、固定槽(755),所述板体(751)设有固定槽(755)及装有移动轮限位卡罩(752)的弧形槽(754),所述板体(751)还设有与导向杆(71)配合的导向管(753),所述固定槽(755)与固定吸附装置(77)固连,所述板体(751)连于铰链座(736),所述固定吸附装置(77)包括有基体(771)、液压缸(772)、压板(773)、吸盘(774),所述基体(771)内置有液压缸(772),所述压板(773)上连液压缸(772),下接吸盘(774),所述基体(771)固定在固定槽(755),所述基体(771)的底面为粗糙面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施工用移动模架的安装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通过移动轮(76)使得设备得以移动到指定的位置,到达指定的位置后,通过电机的驱动,使得链轮(731)发生旋转,从而通过链条(74)带动多个链轮(731)旋转,从而链轮(731)带动其上的双向丝杆(733)旋转,因双向丝杆(733)为双向螺纹,一部分为顺时针螺纹,另一部分为逆时针螺纹,从而使得两块二号螺母副(732)相向平移,平移时通过U型架(734)、连杆(735)、铰链座(736)对板体(751)产生压力,进而使得板体(751)在导向管(753)与导向杆(71)的导向作用下平行下降,直至基体(771)与接触面贴合,而移动轮限位卡罩(752)也刚好与移动轮(76)配合而对移动轮(76)进行限位,有效防止移动轮(76)发生滑动,再控制液压缸(772)的液压内杆外伸对压板(773)施压,使得吸盘(774 )将空气排出,同时又能够提高与接触面的附着力,避免移动模架发生晃动,以此能够为设备提供支撑力,为移动轮(76)分担重力,避免装置的重力全部施加在移动轮(76)上,能够进一步提高设备的稳固性;通过提升装置(5)的设置使得移动模块(2)在顶板(4)、一号水平移动支撑装置(1)、二号水平移动支撑装置(3)的连接作用下得以进行纵向提升,从而满足桥梁施工的需求,当移动模块(2)需要进行横向水平移动进行微调时,可通过驱动微电机(331)运作,使得单向丝杆(336)在传动带(333)、传动轮的传动作用下进行旋转,从而通过连接夹块(332)、一号螺母副(335)、固定块(334)而带动立柱(38)移动,而立柱(38)带动上连板(31)在下滑轮组件(35)的导滑作用下,而上连板(31)在上滑轮组件(32)的导滑作用下进行平移,从而带动移动模块(2)平移,得以实现移动模块(2)的横向水平平移,同时能够进一步提高桥梁施工的精确度,更有利于桥梁的施工,同时还能够对移动模块(2)进行固定,有效防止移动模块(2)发生偏位,松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义乌市高洋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义乌市高洋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9293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旋风风帘的局部排风装置及其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机械弹性车轮铰链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