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区域报警模型的消防安全监控方法、系统、云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93159.8 | 申请日: | 2020-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118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7 |
发明(设计)人: | 袁宏永;关劲夫;王静舞;于淼淼;疏学明;付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辰安天泽智联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7/10 | 分类号: | G08B17/10;G08B25/00;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张景云 |
地址: | 230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区域 报警 模型 消防安全 监控 方法 系统 平台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区域火灾报警方法,包括:S01.建筑内某单探测器A触发场计算;S02.定位该单探测器A所在的建筑结构微元,并识别出相邻探测器;S03.选择该单探测器A所在建筑结构微元信号参数单元,获取该探测器及其相邻探测器的探测信号,经处理获得信号特征;S04.将所述信号特征输入到火灾报警模型中,判定是否存在火情;S05.根据判断,输出真警或是误报信号。对于不同的建筑结构微元,火灾烟气蔓延的规律是不同的,因此相邻烟感信号的相关性也是不同的;将火灾烟气蔓延规律所造成的相邻烟感信号相关性作为火灾报警判断标准,再利用该标准进行火灾报警,能够极大程度的降低误报率,提高报警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火灾预警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消防安全监控方法、系统、云平台。
背景技术
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是结合当代最先进的火灾报警技术、信息通讯及网络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和多媒体显示技术、通过公用(单位)电话网络、局域/广域网络、无线GPRS/CDMA网络等多种传输方式,实时采集监控现场的各类报警信号、故障信号、图像信息,并及时可靠地将上述信息传送到远程的报警检测中心的设备。在中心可完成对联网单位的报警信息显示、电子地图操作、数据查询检索、远程音视频传送、应急预案管理、短信息订制和发送等工作。通过大屏幕、滚动屏、模拟盘等多媒体设备了解所有联网单位的状况。
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火灾探测器的误报信号在少量建筑中,可以通过安全管理人员到现场核实的方式解决,但对于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来说,在接入巨量火灾报警信号时,其误报信号将带来巨大的挑战,包括误报信号对远程报警功能的冲击。
通过分析可知,建筑结构对火灾烟气蔓延特征起着主导作用,同一建筑结构微元中,烟气的蔓延规律具有相似性,报警信号的变化规律也有相似性。若将火灾烟气在建筑结构微元中的蔓延特征与多传感器早期火灾报警模型相结合,可大幅提高早期火灾探测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目前,建筑结构微元中的烟气发展规律在早期报警信息中利用不足,造成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火灾报警误报率高,大规模城市级消防远程监控缺乏技术支持,提供一种区域火灾报警方法,利用多个单一类型火灾探测器信号的相关性进行火灾报警,从而降低误报率,为大规模城市级消防远程监控系统提供技术支持。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区域火灾报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01.建筑内某单探测器A触发场计算;
S02.定位该单探测器A所在的建筑结构微元,并识别出相邻探测器;
S03.选择该单探测器A所在建筑结构微元信号参数单元,从而确定该建筑结构微元所对应的火警阈值参数;同时,所述建筑结构微元信号参数单元获取该探测器及其相邻探测器的探测信号,经处理获得信号特征;
S04.将所述信号特征输入到火灾报警模型中,输出概率值,并根据火警阈值判定是否存在火情;
S05.当概率值超过火警阈值时,视为高度疑似火警,否则,对探测器及其相邻探测器信号进行持续监测判定;若探测器及其相邻多探测器信号长时间仍未满足报警判据时,输出误报的判断结论。
优选的,还包括步骤
S06.对于误报的情况,进行核警,若依然未发生火情,则认定系统判定成功,若发生火情,则认定系统判定失误。
优选的,还包括步骤
S07.报警方法优化,将步骤S05和S06中的判定结果及数据导入案例库,根据新的案例库对信号处理方法行进优化,以及对火灾报警模型进行重新训练,得到优化后的建筑结构微元信号参数单元和报警判定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辰安天泽智联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辰安天泽智联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931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