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双码组合的防伪信息码及防伪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93278.3 | 申请日: | 2020-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108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升;文丹良;黄鹏;邓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唐邦英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组合 防伪 信息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码组合的防伪信息码及防伪系统,所述防伪信息码包括压电部分和摩擦部分,压电部分是通过不同压电材料的长度和宽度实现编码,不同压电材料的长度和宽度产生不同脉宽和幅值的电信号输出,通过分析电信号进行解码,电学检测的方式使得材料不再受限于黑白交替的图形;并且压电材料只要受到压力就能产生电学信号,因此我们选用不透明的材料将压电部分进行封装,这样编码信息就被隐藏起来。摩擦部分是通过摩擦起电原理和静电感应采集机械能驱动预设编码信息的显示单元工作来实现自供能的编码。最后将上述两种编码通过算法结合得到最终的防伪码,结合的算法是加、减、乘、除、与、或、拼接等单一算法或两种以上组合算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伪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双码组合的防伪信息码及防伪系统。
背景技术
生活中常见的防伪码包括条形码、二维码和荧光码等,条形码和二维码是通过不同长度和宽度的深色块与空白的不同反射率并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形成一个图形标识符。荧光码是将数字信息隐藏在荧光材料中,通常情况下不能获取防伪信息,只有在荧光也就是紫外线光条件下才变得可视。
上述的防伪码可以携带很多信息,比如生产地点、生产日期、邮件起止点、商品信息和图书分类等等。因此,它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特别是在安全信息、产品识别方面。近年来,在物流行业也应用广泛,通过二维码和条形码进行编码实现物流检测可以节省很多人力资源。
目前的条形码、二维码都是基于光学的检测原理,因此这需要使得信息码具有明显的颜色区别,也就使得这些条形码、二维码极易被仿制,甚至只需要拍张照片就可以轻松仿制出相应的条形码或二维码。这个缺点限制了条形码和二维码在产品防伪和安全信息领域的应用。荧光码的安全系数相比条形码二维码相对高一点,但也容易被仿制,只需要多加一个紫外光照,因此在防伪和安全信息领域的应用也有限。
为了实现安全级别更高的防伪码,一些研究人员致力于此。申请号为CN201910926951.4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随机图像与编码组合的防伪标签及防伪方法。申请号为CN200910132151.1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微光学透镜光栅防伪标志。上述两种公开的技术都是基于光学检测方式的条形码,虽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防伪性,但是本质上还是易于通过光学手段获取并且容易仿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双码组合的防伪信息码及防伪系统,解决现有基于光学检测原理的防伪码的防伪性能差、容易仿制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双码组合的防伪信息码,包括基底,所述基底的一侧依次设置有压电下电极、压电层、压电上电极和封装,另一侧依次设置有摩擦电极、摩擦层和显示单元;
所述压电下电极、压电层、压电上电极和封装构成压电部分,所述压电层包括N个长度或宽度不一致的压电单元,所述压电单元采用压电材料制成,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所述压电部分通过不同长度或宽度的压电单元进行编码;
所述摩擦电极、摩擦层和显示单元构成摩擦部分,所述摩擦层包括N个摩擦单元,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所述显示单元内存储有预编码;
所述防伪信息码由压电部分的编码信息和摩擦部分的编码信息通过合成算法合成。
目前的条形码和二维码都是基于光学的检测方式,即这些码需要做成易于区别的黑白交替的图形,这就导致条形码易于仿制。而条形码和二维码是防伪的重要途径,因此,提高条形码或二维码的防伪性是很有意义的研究内容。
本发明所述压电部分基于压电效应:压电部分是通过不同的长度和宽度的压电单元在受到挤压时产生不同脉宽和幅值的电信号输出实现编码,因此是基于电学的检测原理,电学检测的方式使得材料不再受限于黑白交替的图形;并且压电材料只要受到压力就能产生电学信号,因此我们选用了封装将压电部分进行封装,有利于保护和隐藏压电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932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