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两性羧甲基淀粉调理剂对清淤淤泥脱水并造陶粒的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93295.7 | 申请日: | 2020-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027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杨朕;杨维本;胡敏;侯天阳;刘越;李艺蒙;边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3/132 | 分类号: | C04B33/132;C04B33/135;C04B33/13;C04B38/06;C02F11/147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郑立发 |
地址: | 21004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两性 羧甲基淀粉 调理 清淤 淤泥 脱水 陶粒 工艺 | ||
1.一种利用两性羧甲基淀粉调理剂对清淤淤泥脱水并造陶粒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将两性羧甲基淀粉调理剂制成溶液,与未脱水的新鲜淤泥混合搅拌,滤去上清液,得到脱水后的干基淤泥,然后与制陶辅料混合,造粒,烧胀,即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两性羧甲基淀粉调理剂对清淤淤泥脱水并造陶粒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性羧甲基淀粉调理剂,是由阳离子淀粉与丙烯酰胺和丙烯酸进行接枝共聚反应,得到的接枝型两性淀粉调理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两性羧甲基淀粉调理剂对清淤淤泥脱水并造陶粒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枝型两性淀粉调理剂中,阳离子基团取代度为10%-90%,聚丙烯酰胺的质量为接枝型两性淀粉调理剂质量的2%-90%,聚丙烯酸的质量为接枝型两性淀粉调理剂质量的10%-7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两性羧甲基淀粉调理剂对清淤淤泥脱水并造陶粒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未脱水的新鲜淤泥,其初始含水率均在92%~97%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两性羧甲基淀粉调理剂对清淤淤泥脱水并造陶粒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将两性羧甲基淀粉调理剂制成溶液,方法如下:在室温下将调理剂加入到纯水中充分搅拌直到溶液澄清透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两性羧甲基淀粉调理剂对清淤淤泥脱水并造陶粒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性羧甲基淀粉调理剂与未脱水的新鲜淤泥,两者质量份比为4/1001-10/1001份:1000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两性羧甲基淀粉调理剂对清淤淤泥脱水并造陶粒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与未脱水的新鲜淤泥混合搅拌,方法如下:将未脱水的新鲜淤泥置于搅拌条件下,边搅拌边投放调理剂溶液,搅拌一定时间,然后降低转速继续搅拌一定时间,搅拌结束体系静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两性羧甲基淀粉调理剂对清淤淤泥脱水并造陶粒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陶辅料包括粉煤灰、氧化钙和高岭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利用两性羧甲基淀粉调理剂对清淤淤泥脱水并造陶粒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煤灰、氧化钙和高岭土,以及干基淤泥的质量份比例如下:
干基淤泥:140份;粉煤灰:6-10份;高岭土:6-10份;氧化钙:3-5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两性羧甲基淀粉调理剂对清淤淤泥脱水并造陶粒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造粒制成的粒子,直径为3-5mm,105-120℃条件下烘干12h。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两性羧甲基淀粉调理剂对清淤淤泥脱水并造陶粒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烧胀的方法如下:
取造粒制成的粒子,先程序升温至300-450℃预热,预热时间为40-60min,然后在温度为800-1200℃条件下烧胀,烧胀时间为15-30min;烧胀后在温度为200-450℃条件下冷却30-45min,最后冷却至室温,得到烧制好的陶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师范大学,未经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9329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