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输油管道防偷油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93538.7 | 申请日: | 2020-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741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潘元承;刘平;王新法;蓝文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中科云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5/06 | 分类号: | F17D5/06;G08B7/06;G08B13/00;G08B15/00;G08B25/10 |
代理公司: | 厦门致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4 | 代理人: | 陈菊珍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火炬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油管道 防偷油 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的输油管道防偷油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系统包括声呐探测设备、数据回传装置、报警装置和后台预警中控系统;所述声呐探测设备有多个,所有声呐探测设备通过不锈钢线缆和信号线缆同时依次链接;数据回传装置设置在输油管道外部,且通过信号线缆与声呐探测设备的处理器连接;报警装置设置在输油管道外部,且通过信号线缆与数据回传装置连接;后台预警中控系统用于从数据回传装置远程获取声呐探测设备的所述检测数据,并通过分析检测数据以得出控制指令。通过声呐探测的方式,准确检测油管内壁状态,并联网报警,从根本上断绝钻孔偷油现象,精准定位故障,提升故障排查效率,极大地降低管道运维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油管道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输油管道防偷油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输油管道(也称管线、管路)是由油管及其附件所组成,并按照工艺流程的需要,配备相应的油泵机组,设计安装成一个完整的管道系统,用于完成油料接卸及输转任务。输油管道系统,即用于运送石油及石油产品的管道系统,主要由输油管线、输油站及其他辅助相关设备组成,是石油储运行业的主要设备之一,也是原油和石油产品最主要的输送设备,与同属于陆上运输方式的铁路和公路输油相比,管道输油具有运量大、密闭性好、成本低和安全系数高等特点。
在输油管道的生产运营中,时长发生被钻管偷油的现象,这种偷油方式一般是通过在输油管道附近挖地道,然后钻破输油管道(钻孔),通过外接的自有的输油管,将油品引到几公里外的非法作业区,实现偷油,具有作业隐蔽和偷油持久的特点,难以被发现,给正常的生产工作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触目惊心。目前检测输油管道是否出现破损或者被钻孔偷油的方式主要有超声波传感器、振动传感器等,其中振动传感器检测原理是通过检测输油管道被钻孔是的振动现象,通过振动信号判断该出出现被偷油的情况,判断依据是针对是否大于阈值,若输油管道发生非偷到行为的异常振动,如遇到石头敲击、管道维修等情况,也将产生被偷盗的检测结果,与实际不一致,因此其存在误测的问题。此外现有的输油管道检测技术仅有检测功能,未有后天分析技术支持,比例根据回传的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的处理结论等。本发明人针对此现象,专门设计的一套输油管防偷油系统,能准确有效的检测出现有或即将发生的钻管偷油现象。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输油管道防偷油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通过声呐探测的方式,检测油管内壁状态,通过声呐定位原理,做出是否偷油的准确判断,并联网报警,从根本上断绝钻孔偷油现象,而且能够为输油管道的正常运行提供管道的健康状态数据,让管道运营可视化,精准定位故障,提升故障排查效率,极大地降低管道运维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输油管道防偷油系统,其包括声呐探测设备、数据回传装置、报警装置和后台预警中控系统;
所述声呐探测设备有多个,所有声呐探测设备通过不锈钢线缆和信号线缆同时依次链接,所述声呐探测设备包括处理器、声呐探测器和固定装置,所述声呐探测器用于探测液体回声和管壁回声,处理器可基于声呐定位原理对液体回声和管壁回声进行分析并判断是否出现钻孔偷油或者管壁破裂,该分析结果形成检测数据,处理器还可根据后台预警中控系统的控制指令控制其固定装置动作,以将声呐探测设备固定或分离于输油管道内壁;
所述数据回传装置设置在输油管道外部,且通过信号线缆与声呐探测设备的处理器连接,数据回传装置用于声呐探测设备与后台预警中控系统之间、报警装置和后台预警中控系统之间的远程无线通信;
所述报警装置设置在输油管道外部,且通过信号线缆与数据回传装置连接,报警装置用于根据后台预警中控系统的控制指令进行报警动作;
所述后台预警中控系统用于从数据回传装置远程获取声呐探测设备的所述检测数据,并分析检测数据以得出控制指令,该控制指令包括向报警装置下达的现场报警控制指令和向公安发出的报警指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中科云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福建中科云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935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