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轻晕船症状的航海用床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93654.9 | 申请日: | 2020-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21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刘洋;孙玉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交通学院 |
主分类号: | B63B29/10 | 分类号: | B63B2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皮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77 | 代理人: | 杨克 |
地址: | 2642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轻 晕船 症状 航海 | ||
1.一种减轻晕船症状的航海用床,包括软垫床体(1)、缓冲机构和平衡机构,软垫床体(1)与缓冲机构卡接且平衡机构位于缓冲机构的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缓冲限位箱(2)、第一弹簧(3)和第二弹簧(6),所述缓冲限位箱(2)的内部与软垫床体(1)相适配且缓冲限位箱(2)的内壁与软垫床体(1)的外壁卡接,所述第一弹簧(3)的两端分别与软垫床体(1)的底面和缓冲限位箱(2)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6)与缓冲限位箱(2)的底面固定连接且第二弹簧(6)远离缓冲限位箱(2)的一端与平衡机构固定连接,所述平衡机构包括底部箱体(5)、执行机构、控制机构和连接机构,所述底部箱体(5)的顶面与缓冲限位箱(2)的底面通过连接件(4)铰接,所述连接机构和执行机构分别位于底部箱体(5)的两端,所述控制机构与连接机构和执行机构均电性连接,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内部箱体(7)、拉绳(11)、升降板(12)、接电元件(13)和电极板(14),所述内部箱体(7)与底部箱体(5)的内左壁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板(12)与底部箱体(5)的内壁卡接且拉绳(11)的两端分别与升降板(12)的上表面和缓冲限位箱(2)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接电元件(13)与升降板(1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且电极板(14)与内部箱体(7)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所述接电元件(13)和电极板(14)均与控制机构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轻晕船症状的航海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控制器(8)和供电源(9),所述控制器(8)与底部箱体(5)的内底壁固定连接且供电源(9)的底面与控制器(8)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接电元件(13)与控制器(8)电性连接且电极板(14)与供电源(9)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轻晕船症状的航海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板(14)与接电元件(13)接触时,电路连通,接电元件(13)、电极板(14)、供电源(9)和控制器(8)形成一个回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轻晕船症状的航海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箱体(7)的侧壁开设有滑槽且升降板(12)的侧面设有与该滑槽相适配的滑块,所述拉绳(11)贯穿内部箱体(7)和底部箱体(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轻晕船症状的航海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机构包括伸缩气缸(10),所述伸缩气缸(10)与底部箱体(5)的顶面固定连接且伸缩气缸(10)位于底部箱体(5)顶面远离拉绳(11)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轻晕船症状的航海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簧(6)有四个且分为两组分别位于底部箱体(5)上表面的左右两端,所述缓冲限位箱(2)为无顶的长方体箱且内部与软垫床体(1)相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轻晕船症状的航海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机构共有两组且分别与缓冲限位箱(2)的左右两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交通学院,未经山东交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9365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光纤结构的水平仪
- 下一篇:一种基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的电场测量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