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态硬盘运行状态监测的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94728.0 | 申请日: | 2020-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88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0 | 分类号: | G06F11/30;G06F1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张腾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态 硬盘 运行 状态 监测 方法 系统 设备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态硬盘运行状态监测的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温度、出错比例与磨损程度的关系;判断出错比例和固态硬盘运行温度是否处于预定范围;响应于出错比例和固态硬盘运行温度处于预定范围,基于温度、出错比例与磨损程度的关系更新磨损程度,并基于最新的磨损程度预测固态硬盘寿命;判断固态硬盘剩余寿命是否小于阈值;以及响应于固态硬盘剩余寿命小于阈值,进行告警。本发明提出的固态硬盘运行状态监测的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通过建立温度、出错比例与磨损程度的关系,及时更新磨损程度来预测固态硬盘的寿命,从而判断固态硬盘运行状态是否正常。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态硬盘领域,更具体地,特别是指一种固态硬盘运行状态监测的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及广泛应用,在人类生活中,时时刻刻都会产生海量的数据需要处理及存储,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对存储系统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固态硬盘因其读写速度快、能耗较低,而被广泛采用。由于固体硬盘本身的特性,即随着固态硬盘磨损程度(PE endurance)的加深,数据会有更大的概率进入纠错流程,同时因为firmware(固件)设计本身有可能会存在隐患,因此在用户现场,可能会出现各种不可预测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固态硬盘运行状态监测的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建立温度、出错比例与磨损程度的关系,及时更新磨损程度来预测固态硬盘的寿命,从而判断固态硬盘运行状态是否正常。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固态硬盘运行状态监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建立温度、出错比例与磨损程度的关系;判断出错比例和固态硬盘运行温度是否处于预定范围;响应于所述出错比例和固态硬盘运行温度处于预定范围,基于所述温度、出错比例与磨损程度的关系更新所述磨损程度,并基于最新的磨损程度预测所述固态硬盘寿命;判断所述固态硬盘剩余寿命是否小于阈值;以及响应于所述固态硬盘剩余寿命小于阈值,进行告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判断出错比例和固态硬盘运行温度是否处于预定范围包括:定时统计总的数据量和出错的数据量并据此计算出错比例,判断出错比例是否在预定范围;以及响应于所述出错比例在预定范围,判断所述固态硬盘运行温度是否处于预定范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判断所述固态硬盘运行温度是否处于预定范围包括:判断所述固态硬盘在第一时间段内运行温度波动的差是否超过第二阈值;以及响应于所述固态硬盘在第一时间段内运行温度波动的差超过第二阈值,进行告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判断所述固态硬盘运行温度是否处于预定范围还包括:响应于所述固态硬盘在第一时间段内运行温度波动的差不超过第二阈值,判断所述固态硬盘在第二时间段内的平均运行温度是否超过第三阈值;以及响应于所述固态硬盘在第二时间段内的平均运行温度超过第三阈值,进行告警。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固态硬盘运行状态监测的系统,包括:关系模块,配置用于建立温度、出错比例与磨损程度的关系;第一判断模块,配置用于判断出错比例和固态硬盘运行温度是否处于预定范围;预测模块,配置用于响应于所述出错比例和固态硬盘运行温度处于预定范围,基于所述温度、出错比例与磨损程度的关系更新所述磨损程度,并基于最新的磨损程度预测所述固态硬盘寿命;第二判断模块,配置用于判断所述固态硬盘剩余寿命是否小于阈值;以及告警模块,配置用于响应于所述固态硬盘剩余寿命小于阈值,进行告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判断模块还配置用于:定时统计总的数据量和出错的数据量并据此计算出错比例,判断出错比例是否在预定范围;以及响应于所述出错比例在预定范围,判断所述固态硬盘运行温度是否处于预定范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判断模块还配置用于:判断所述固态硬盘在第一时间段内运行温度波动的差是否超过第二阈值;以及响应于所述固态硬盘在第一时间段内运行温度波动的差超过第二阈值,进行告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947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