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防范病源传播的服饰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94743.5 | 申请日: | 2020-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969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熊普江;杨小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熊普江;杨小兵 |
主分类号: | A41D13/00 | 分类号: | A41D13/00;A41D31/30;A41D31/02 |
代理公司: | 新余市渝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24 | 代理人: | 廖平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防范 病源 传播 服饰 材料 | ||
本发明涉及服饰、保健和防疫技术领域,具体地是一种用于防范病源传播的服饰材料,具有采用抗菌面料裁片而成的遮蔽层,遮蔽层具有夹层结构,其夹层内设有隔离过滤层,遮蔽层的底面设置有第一魔术贴。遮蔽层系采用纳米银离子改性的无纺布。隔离过滤层系采用纳米银改性的超细聚丙烯纤维熔喷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结构简单易实施,可用于服装制作和改造;(2)可单独拆下、清洗、消毒、循环利用,安全性好,性价比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服饰、保健和防疫技术领域,具体地是涉及一种用于防范病源传播的服饰材料。
背景技术
含有大量病原体的飞沫在病人呼气、喷嚏、咳嗽时经口鼻排入环境,大的飞沫迅速降落到地面,小的飞沫在空气中短暂停留,病原体经飞沫传播可累及传染源周围的密切接触者,是为飞沫传播,在拥挤的公共场所如车站、学校、临时工棚、监狱等极易发生。
现代医学体系中,预防上述病源传播的有效方式是佩戴口罩。在未佩戴口罩的情形下,出现咳嗽和打喷嚏时,要使用纸巾掩住口鼻,使用过的纸巾包好妥善丢弃;如果没有纸巾,可以抬起手臂掩盖口鼻,防止飞沫传播。
申请人研究发现,佩戴口罩是有准备的情况下最理想的防范措施,在未有准备的情况下,人们通常采用后两种做法防止飞沫产生;而咳嗽和打喷嚏具有突发性和急迫性,当其发生时通常来不及取用纸巾。综上所述,抬起手臂掩盖口鼻,是防止飞沫传播最为快捷、频发的防范方式。
进一步的,申请人发现,抬起手臂掩盖口鼻,固然防范了飞沫传播,却导致含有大量病原体的飞沫被收集在手肘部的服装面料上,病原体依然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并未得到更加妥善的处置措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防范病源传播的服饰材料,采用抗菌面料作为掩盖口鼻以防飞沫传播发生的遮蔽层,并通过可移式结构使遮蔽层与服装实现可拆配合,使得服装具备防范飞沫传播的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防范病源传播的服饰材料,具有采用抗菌面料裁片而成的遮蔽层,遮蔽层具有夹层结构,其夹层内设有隔离过滤层,遮蔽层的底面设置有第一魔术贴。
上述技术方案中,遮蔽层系采用纳米银离子改性的无纺布。
进一步的,上述技术方案中,隔离过滤层系采用纳米银改性的超细聚丙烯纤维熔喷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结构简单易实施,可用于服装制作和改造;
(2)可单独拆下、清洗、消毒、循环利用,安全性好,性价比高。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防范病源传播的服饰材料,具有采用抗菌面料裁片而成的遮蔽层1,遮蔽层1具有夹层结构,其夹层内设有隔离过滤层2,遮蔽层1的底面设置有第一魔术贴3。
图1所示的一种用于防范病源传播的服饰材料,采用抗菌面料作为掩盖口鼻以防飞沫传播发生的遮蔽层1,并通过第一魔术贴3作为可移式结构使遮蔽层1与服装9实现如图2所示的可拆配合,进而使得服装9具备防范飞沫传播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熊普江;杨小兵,未经熊普江;杨小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947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