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接地开关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94904.0 | 申请日: | 2020-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02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夏水银;李欣伟;惠轩鹏;白刚;许金钢;贾银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正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3/22 | 分类号: | H01H3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言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5 | 代理人: | 王茀智;龚清媛 |
地址: | 201614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接地 开关 装置 | ||
一种快速接地开关装置,包括外壳、动触头结构和静触头结构,动触头结构设置于外壳内,在外壳的一个侧壁设有贯穿孔;所述静触头结构设置于邻近贯穿孔一侧的外壳外部,静触头结构包括导弧罩和静触头,导弧罩环绕并遮盖静触头,导弧罩在靠近贯穿孔的一侧设有敞口;合闸时,动触头结构的动触头通过贯穿孔伸出外壳外并穿过敞口伸入导弧罩内与静触头配合,分闸时,动触头结构的动触头收回外壳内,导弧罩将动触头与静触头在分合闸时所产生的电弧抑制在导弧罩内。本发明的一种快速接地开关装置,通过在静触头上设置导弧罩,将电弧抑制在导弧罩内,满足了开合超B类的要求,降低了在分合闸时电弧击穿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压输电线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接地开关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建设的快速发展,电网不断扩大,容量也在不断增加。为了减少输电走廊占地,越来越多的输电线路采用同塔双回路的方式,在这种输电线路中所使用的组合电器需要具有开合感应电流的能力。随着同塔双回路的普及以及电压等级的升高,对组合电器的快速接地开关开合感应电流的能力也要求越来越高,由于在220kV同塔双回路线路中,感应电压一般会达到几十千伏,感应电流在某些条件下也会很大,这样一来,感应电压、感应电流就远远高出国家规定的B类推荐值,使得现有的220kV组合电器的B类快速接地开关无法满足要求。此外,在动触头与静触头分合闸时所产生的电弧,由于缺乏将电弧抑制在一定范围内的设备,存在较高的电弧击穿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快速接地开关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快速接地开关装置,包括外壳、动触头结构和静触头结构,所述动触头结构设置于外壳内,在外壳的一个侧壁设有贯穿孔;所述静触头结构设置于邻近贯穿孔一侧的外壳外部,静触头结构包括导弧罩和静触头,所述导弧罩环绕并遮盖静触头,导弧罩在靠近贯穿孔的一侧设有敞口;合闸时,动触头结构的动触头通过贯穿孔伸出外壳外并穿过敞口伸入导弧罩内与静触头配合,分闸时,动触头结构的动触头收回外壳内,导弧罩将动触头与静触头在分合闸时所产生的电弧抑制在导弧罩内。
进一步,所述导弧罩呈两端敞开的空心圆筒状,导弧罩设置于静触头靠近贯穿孔的一侧,导弧罩靠近静触头的一端作为连接端与静触头连接,导弧罩靠近贯穿孔的一端作为敞口供动触头伸入。
进一步,所述导弧罩靠近贯穿孔的侧壁向内收缩形成敞口,所述敞口的内径小于连接端的内径。
进一步,所述敞口的边缘向贯穿孔方向延伸形成凸边,所述凸边的内径大于敞口的内径且在凸边与敞口之间形成弧形过渡,设有凸边的导弧罩整体呈两端粗中间细的结构。
进一步,所述静触头包括导电触指,所述导电触指的外周环绕设置有屏蔽罩,所述屏蔽罩设有供动触头与导电触指接触的导向孔,所述导弧罩设置在屏蔽罩上,动触头穿过导弧罩的敞口、屏蔽罩的导向孔与导电触指接触或分离完成动触头与静触头的合闸或分闸。
进一步,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将外壳、动触头结构和静触头结构包覆于其中,在壳体内充入SF6气体,在动触头与静触头分合闸产生电弧时,导弧罩内瞬时产生的热量使SF6气体受热膨胀熄灭电弧。
进一步,所述外壳内设有滑动杆和拐臂,动触头结构安装于滑动杆上,拐臂转动安装于外壳内,动触头结构在拐臂的驱动下沿滑动杆做直线往复运动以实现与静触头的合闸与分闸。
进一步,所述动触头结构包括导座和动触头,导座上设有供滑动杆穿过的穿孔,动触头安装于导座靠近贯穿孔的一侧,拐臂的一端转动安装于外壳内,拐臂的另一端与导座连接;
合闸时,拐臂正向转动并拨动导座带动动触头向靠近静触头的方向移动;
分闸时,拐臂反向转动并拨动导座带动动触头向远离静触头的方向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正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正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949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