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C刀具用钢C60热轧卷板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95557.3 | 申请日: | 2020-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79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文小明;韩宇;吴刚;徐勇;苏崇涛;胡维铸;张海宾;许学利;张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32 | 分类号: | C22C38/32;C22C38/28;C22C38/06;C22C38/04;C22C38/02;C22C33/04;C21C7/072;B22D11/16 |
代理公司: | 沈阳维特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9 | 代理人: | 甄玉荃 |
地址: | 117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刀具 c60 热轧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合金钢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高C刀具用钢C60热轧卷板及其制造方法。按重量百分比计,由以下成分组成:C 0.59‑0.64%,Mn 0.65‑0.85%,Si 0.15‑0.30%,Al 0.010‑0.050%,Cr≤0.30%,Ti 0.015‑0.035%,P≤0.012%,S≤0.0050%,N≤0.0050%,B 0.0008‑0.0015%,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夹杂物。通过本工艺生产的刀具用钢C60,各项力学性能满足指标达到要求,且红硬性及切削性能优良。产品应用广泛,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合金钢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高C刀具用钢C60热轧卷板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刀具用钢制成刀具经热处理后具有足够高的硬度,如用于金属切削加工的工具一般在HRC60以上。刀具在高的切削速度和加工硬材料所产生高温的受热条件下,仍能保持高的硬度和良好的红硬性。红硬性对热变形模具和高速切削刀具用钢是非常重要的性能,同时刀具用钢具有一定的强度和韧性,使刀具在工作中能够承受负荷、冲击、震动和弯曲等复杂的应力,以保证刀具的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刀具用钢C60要获得优良的耐磨性能,必须要求C合理达到0.60%,同时加入9PPm的B合理,以提高钢的淬透性,同时减少钢水在凝固过程的偏析和夹杂物。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C刀具用钢C60热轧卷板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高C刀具用钢C60热轧卷板,按重量百分比计,由以下成分组成:C 0.59-0.64%,Mn 0.65-0.85%,Si 0.15-0.30%,Al0.010-0.050%,Cr≤0.30%,Ti 0.015-0.035%,P≤0.012%,S≤0.0050%,N≤0.0050%,B 0.0008-0.0015%,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夹杂物。
一种高C刀具用钢C60热轧卷板,屈服强度≥400MPa,抗拉强度≥600MPa,拉长率≥12%。
一种高C刀具用钢C60热轧卷板的制备方法,刀具用钢C60具体方案如下:
精炼处理后进行钙质化,增加软吹时间10分钟,严格控制钢水中夹杂物,要求A、B、C、D类夹杂物≤2.0级;连铸过程保证二冷冷却水的均匀性,控制二冷段水量、冷却模式,过热度目标≤30℃;连铸二冷水调整;全过程采用保护浇注;加热制度:确保板坯出炉温度≥1200℃;精轧出口温度目标890℃;卷取温度目标660℃。
进一步地,增加软吹时间10分钟,采用弱冷模式,二冷段水量为42-184L/min。
进一步地,包括如下工艺步骤:铁水预处理→转炉冶炼→炉外精炼→连铸→(2300热轧)加热→粗轧、精轧→控制冷却→卷取。
进一步地,所述铁水预处理工序中入炉S≤0.005%。
进一步地,所述转炉冶炼工序中,钢包A l s按0.005-0.015%控制;钢包N≤30ppm。
进一步地,所述炉外精炼中控制LF增N,要求增N量≤10ppm。
进一步地,所述连铸工序中,过热度目标≤30℃;水口吸N,控制增N≤5ppm;中包按过热度≤30℃控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在成分设计上,采用高C,低磷、低硫和微合金化设计的设计,并配合纯净钢技术和控轧控冷工艺,屈服强度≥400MPa,抗拉强度≥600MPa,拉长率≥12%。采用刀具用钢C60生产制造工业设备刀具,可大幅度提高刀具使用寿命,减少因磨损及断裂造成的钢材损耗,可带来巨大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955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