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切换开闭式的双源热泵干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95726.3 | 申请日: | 2020-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887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张群力;王月;张新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F26B21/08 | 分类号: | F26B21/08;F26B21/10;C02F11/13;F25B30/06;F25B41/31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史双元 |
地址: | 10004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切换 开闭 双源热泵干化 系统 | ||
本发明提出一种可切换开闭式的双源热泵干化系统,包括空气侧蒸发器、污水侧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辅助冷凝器、余热回收器、电子膨胀阀、污水排水盘管、风阀、风机、电动开关阀、电动球阀、水泵、调节阀、干燥室、电子秤、储液罐、接水盘,污水侧蒸发器与空气侧蒸发器并联,冷凝器与辅助冷凝器并联,污水侧蒸发器和空气侧蒸发器不同时工作。在污水流量不足或环境气温较高且含湿量较低时,污水侧蒸发器工作;在污水量充足或污水流量充足且对气体排放要求较低时,空气侧蒸发器工作。本系统在开式运行模式下,外部风阀开启;在闭式运行模式下,只有内部风阀开启。本系统可进行全热回收,可以适应复杂的气候环境,降低系统耗电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干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切换开闭式的双源热泵干化系统。
背景技术
污泥是污水处理过程中的主要副产品,其中市政污泥对环境具有较大影响。市政污泥的含水率一般在80%左右,但是有机物含量达到40%-60%,具有较高的资源化利用潜力。但是市政污泥因为其产量大、热值低的特点,各污水处理厂都面临污泥转移困难、处置费用高的问题。对污泥进行干化,降低污泥含水率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现在使用的热泵干化效率大多较低而且能耗较高。这主要受干燥温度和热源价格的影响,要提高热泵设备干化效率需从降低能耗与干化时间两个方面入手。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可切换开闭式的双源热泵干化系统,包括空气侧蒸发器、污水侧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辅助冷凝器、余热回收器、电子膨胀阀、污水排水盘管、风阀、风机、电动开关阀、电动球阀、水泵、调节阀、干燥室、电子秤、储液罐、接水盘,所述污水侧蒸发器与空气侧蒸发器并联,所述冷凝器与所述辅助冷凝器并联,在所述系统工作时,所述污水侧蒸发器和空气侧蒸发器不同时工作。
进一步,在污水流量不足或环境气温较高且含湿量较低时,所述空气侧蒸发器工作。
进一步,在污水量充足或污水流量充足且对气体排放要求较低的情况下,所述污水侧蒸发器工作。
进一步,系统具有开式和闭式两种运行模式,所述风阀包括内部风阀和外部风阀;在所述开式运行模式下,被处理过的空气会通过外部风阀排到空气中;
进一步,在污水量充足或污水流量不足的情况下,所述系统在闭式运行模式下工作。
进一步,在环境气温较高且含湿量较低或污水流量充足且对气体排放要求较低的情况下,所述系统在开式运行模式下工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系统无论开式运行或者闭式运行都对余热进行了回收,更加节能;2)当系统闭式运行时,具有两种运行模式,可以适应复杂的气候环境,具有全天候全季节使用的优点,而且闭式运行可减少臭气排放,可进行全热回收,系统效率较高;3)当环境气温较高且含湿量较低时系统可开式运行,降低系统耗电量,并且能通过多种模式切换达成回收部分余热的目标;4)辅助冷凝器可保证系统稳定高效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可切换开闭式的双源热泵干化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可切换开闭式的双源热泵干化系统包括空气侧蒸发器1、污水侧蒸发器2、压缩机3、冷凝器4、辅助冷凝器5、余热回收器6、电子膨胀阀7、污水排水盘管8、风阀9、风机10、电动开关阀11、电动球阀12、水泵13、调节阀14、干燥室15、电子秤16、储液罐17、接水盘18。空气侧蒸发器1与污水侧蒸发器2并联,冷凝器4与辅助冷凝器5并联。风阀9包括内部风阀和外部风阀。本发明系统的空气侧蒸发器1和污水侧蒸发器2不同时使用,即具有两种运行模式,即闭式系统模式和开式系统模式。在闭式系统模式下,只开启内部风阀,新风在系统内部是一个循环的过程,而在开式系统模式下,被处理过的空气会通过外部风阀排到空气中。下面就两种运行模式分别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建筑大学,未经北京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957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