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足踝训练器及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95908.0 | 申请日: | 2020-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09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赵海洋;韩军涛;赵海东;王洪涛;朱婵;周琴;胡大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3B23/08 | 分类号: | A63B23/08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王卫 |
地址: | 710032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训练器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外伤、烧伤术后踝关节功能障碍的康复训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足踝训练器及制作方法。本发明主要由脚托、底托和用于调节脚托与底托之间的夹角角度调节机构有机构成。本发明制作和操作简单,成本较低。本发明根据患者个体差异的不同,制作出与患者足底及足踝生物力学相适应的足踝训练器,并能根据需要实时进行关节角度的调整。本发明充分利用软组织的应力松弛机制,利用时间依存性减少组织上的应力,逐渐改善关节活动度,保证了治疗效果的显著性且安全可靠。本发明摘戴便捷、透气性好,且舒适度较强,满足患者触觉舒适感和心里亲和感。本发明适用于踝关节处的外伤、烫伤、烧伤、康复锻炼辅助治疗等,应用范围较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外伤、烧伤术后踝关节功能障碍的康复训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足踝训练器及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烧伤创面愈合后的必然产物就是增生性瘢痕,将持续数月甚至数年才逐渐发生退行性变化。由于瘢痕组织的黏弹性降低,使人体表面皮肤组织的正常解刨结构遭到破坏,从而导致功能障碍,影响正常的生活与美观。其中踝关节部位的瘢痕挛缩极易形成“足下垂”,导致患者出现踝关节背伸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尽管在康复治疗期间做相关抗瘢痕治疗及功能训练,治疗后功能有所改善,但是更持久的维持功能训练后的治疗效果不易,而支具的维持与保护是重要的手段,以及持续渐近的恢复踝关节背伸功能是至关重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足踝训练器及制作方法,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在术前保守治疗、术中特定角度固定以及术后关节活动度锻炼的足踝训练器及制作方法;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个体化制作且对静态进展性可评估的智能化足踝训练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足踝训练器,包括
脚托,所述脚托上连接有第一固定部,第一固定部用于脚托与脚的固定;
底托,底托下部与脚托靠近足跟部可转动连接,所述底托上连接有第二固定部,第二固定部用于小腿与底托的固定;
复位装置,复位装置设置在底托和脚托连接处且分别与底托和脚托连接;
角度调节机构,角度调节机构分别与脚托和底托连接,用于调节脚托与底托之间的夹角。
所述的角度调节机构包括驱动装置、滑轮和钢丝绳;所述的驱动装置固定连接在底托上部侧边沿,滑轮连接在脚托前部侧边沿且与所述驱动装置同侧;所述钢丝绳一端与驱动装置连接,钢丝绳的另一端通过滑轮固定在所述驱动装置同侧的底托下部侧边沿。
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机架、马达、按压柄弹簧、卷线圈、棘轮、制动棘爪、按压柄、传动轴、按压柄弹簧固定架和壳体;所述的马达的底端面与壳体内侧壁连接,马达的输出端与传动轴的一端连接,传动轴的另一端分别穿过棘轮与卷线圈中心与壳体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的按压柄弹簧的一端与按压柄前端上部连接,按压柄弹簧的另一端通过按压柄弹簧固定架与壳体内侧壁连接;所述的制动棘爪设置在按压柄最前端,按压柄中部通过机架与壳体内侧壁连接,按压柄末端延伸至壳体外;所述壳体外侧壁与底托上部侧边沿固定连接;钢丝绳穿过壳体侧壁与卷线圈连接。
所述的角度调节机构设置有两套,两套角度调节机构分别设置在底托的两侧;所述两套角度调节机构的马达通过为两台马达同时供电的卷线转盘连接电路连接,所述卷线转盘连接电路的输入端设置有电源开关和电源插头。
所述的底托包括左底托、右底托、紧固件和连接杆;所述右底托或左底托上表面沿宽度方向设置有滑槽,滑槽内开有通孔;连接杆的一端设置在滑槽内;所述紧固件通过滑槽内的通孔与连接杆的一端紧密接触,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未设滑槽的左底托或右底托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杆在滑槽内的一端设置有螺纹孔,所述紧固件穿过滑槽内所开通孔并与连接杆上的螺纹孔螺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959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