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面藻类清理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96211.5 | 申请日: | 2020-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55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陈颖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颖欣 |
主分类号: | E02B15/10 | 分类号: | E02B1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面 藻类 清理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藻类清理器,尤其涉及一种水面藻类清理器。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方便人们打捞、能将藻类集中的水面藻类清理器。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水面藻类清理器,包括有支架、圆形空心盘、气垫、第一齿轮、第一揺柄、第二齿轮、支杆、第一带轮等;船体的后侧左右两部均通过螺钉连接有支架,左右支架之间连接有圆形空心盘,圆形空心盘上开有滑孔,左右两侧支架的底部之间连接有气垫。本发明通过用户摇动第一摇柄反转,使第一齿轮反转,第一齿轮反转带动第二齿轮正转,随后支杆及其上部件向右摆动,将水面上的藻类推动到一侧,通过用户摇动第二摇柄转动,使第一带轮转动,第一带轮通过皮带带动第二带轮转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藻类清理器,尤其涉及一种水面藻类清理器。
背景技术
水面上在一定季节的时候都会有许多的藻类,藻类导致水中的生物缺氧,也会争抢水中的营养,此时人们会不定期的清理水面上的藻类,现在一般是人们竹筏手拿着捞网将水面上的藻类进行打捞清理,藻类在水面上分布一般较散,无法将藻类集中进行打捞,这样人工进行打捞的话,不仅速度较慢,而且不方便打捞。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人工进行打不仅捞速度较慢,而且不方便打捞的缺点,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方便人们打捞、能将藻类集中的水面藻类清理器。
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水面藻类清理器,包括有支架、圆形空心盘、气垫、第一齿轮、第一揺柄和第二齿轮,船体的后侧左右两部均通过螺钉连接有支架,左右支架之间连接有圆形空心盘,圆形空心盘上开有滑孔,左右两侧支架的底部之间连接有气垫,圆形空心盘内转动式连接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位于第一齿轮的左侧,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第一齿轮上连接有第一揺柄,还包括有支杆、传动部件和挡板,第二齿轮上连接有支杆,传动部件上连接有挡板。
进一步的,传动部件包括有第一带轮、第二揺柄、滑套、第二带轮和皮带,支杆的右部转动式连接有第一带轮,第一带轮上连接有第二揺柄,支杆上滑动式连接有滑套,挡板与滑套连接,支杆的左部转动式连接有第二带轮,滑套的左侧后部连接有皮带,皮带绕过第二带轮和第一带轮并与滑套的右侧后部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有弹性件、导向杆和卡块,圆形空心盘的内前侧左部连接有弹性件,弹性件的后部与支杆连接,圆形空心盘的前部右侧开有导向孔,导向孔内滑动式连接有导向杆,导向杆的后端连接有卡块。
进一步的,弹性件为弹簧片。
进一步的,第一揺柄和第二揺柄的把手处设置有橡胶垫。
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用户摇动第一摇柄反转,使第一齿轮反转,第一齿轮反转带动第二齿轮正转,随后支杆及其上部件向右摆动,将水面上的藻类推动到一侧,通过用户摇动第二摇柄转动,使第一带轮转动,第一带轮通过皮带带动第二带轮转动,滑套和挡板随之向左或向右移动,将已经推动到一侧的藻类集中,如此能够方便岸上的人们将藻类打捞起来,对水面进行清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部分放大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中:1 船体,2 支架,3 圆形空心盘,4 滑孔,5 气垫,6 第一齿轮,7 第一揺柄,8 第二齿轮,9 支杆,10 第一带轮,11 第二揺柄,12 滑套,13 第二带轮,14 皮带,15挡板,16 弹簧片,17 导向孔,18 导向杆,19 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具体的介绍。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颖欣,未经陈颖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962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间充质干细胞免疫功能检测方法
- 下一篇:龙门式自行走自动收展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