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阴极辊与阳极槽的极距距离计算方法、极距调整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96688.3 | 申请日: | 2020-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914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庄如珍;廖平元;李建国;温益霞;赖建基;陈舍予;梁宪伟;丘山川;钟豪昌;王俊锋;张小玲;郭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30/17;G06F1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514759 广东省梅州市梅***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阴极 阳极 距离 计算方法 调整 方法 | ||
1.一种阴极辊与阳极槽的极距距离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阳极槽为两块,其底部设置有开口、且阳极槽的底部开口距离为k;
在初始状态下,阳极槽与阴极辊同心、且两块阳极槽对称设置;
在阴极辊向上移动h后,阳极槽与阴极辊的极距d1采用下式计算:
其中,θ表示两块阳极槽对应的转角;
其中,R阴极辊表示阴极辊的半径;
R阳极槽表示阳极槽的半径。
2.一种阴极辊与阳极槽的极距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槽为圆弧形结构,其包括2个对称设置的阳极槽分体;所述阳极槽的中部底部设置有开口,阳极槽的底部开口距离为k;
所述2个阳极槽分体沿着通过阴极辊中心转轴的竖向面对称;
所述阴极辊为圆柱体结构;
当极距从dx调整为dy时,阴极辊距离向上移动hy-x个距离,通过下式来求解得到:
其中,R阳极槽为阳极槽的半径,R阴极辊为阴极辊的半径,θ为阳极槽对应的转角;hy,hx为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9668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