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障涂层的表面织构及其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97430.5 | 申请日: | 2020-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347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陈天阳;符永宏;纪敬虎;张显程;符昊;杨锡平;王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C4/18 | 分类号: | C23C4/18;C23C24/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障 涂层 表面 及其 加工 方法 | ||
1.一种热障涂层的表面织构,其特征在于,将底材与涂层之间的交界面作为织构面,或者将位于所述交界面向涂层内偏移的平面作为织构面,所述织构面上规则分布若干异形形貌;
所述底材与涂层之间的交界面具体为基体与粘结层之间的交界面或者粘结层与功能涂层之间的交界面;当织构面为基体与粘结层之间的交界面或粘结层与功能涂层之间的交界面或基体与粘结层之间的交界面向粘结层内偏移的平面时,所述异形形貌包括环形微峰台和倾斜的囊状凹坑;所述倾斜的囊状凹坑位于环形微峰台的中心或中心附近;
当织构面为粘结层与功能涂层之间的交界面向功能涂层内偏移的平面时,所述异形形貌为倾斜的囊状凹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障涂层的表面织构,其特征在于,设织构面偏移交界面的距离为Th,其取值为:
其中:TH0=(1-OB)*TH1+OB*TH2,layer0=(1-OB)*layer1+OB*layer2;
当Th=0时,所述织构面为交界面;当Th=Th1时,所述织构面为位于涂层内且距交界面距离Th1的平面;
其中:Th为织构面偏移交界面的距离;
OB为表面织构对象符,当OB=0时,所述底材与涂层之间的交界面为基体与粘结层之间的交界面;当OB=1时,所述底材与涂层之间的交界面为粘结层与功能涂层之间的交界面;
Nasf为涂层内部织构系数;layer0为单层涂层粒子附着后单层涂层厚度;layer1为粘结层单层粒子附着后单层涂层厚度;Layer2为功能涂层单层粒子附着后单层涂层厚度;TH0为涂层总厚度;TH1为粘结层总厚度;TH2为功能涂层总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障涂层的表面织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形貌参数为具体形貌参数为:
所述环形微峰台形貌参数为:
所述倾斜的囊状凹坑形貌参数为:
其中:Mor为异形形貌参数集合;Morring为环形微峰台的形貌参数集合;MorPurse为倾斜的囊状凹坑的形貌参数集合;dr为环形微峰台的环直径;width为环形微峰台的峰台截面宽度;height为环形微峰台的峰台截面高度;
τ为环形微峰台系数,其中,Douter为倾斜的囊状凹坑的收口直径;Dmiddle为倾斜的囊状凹坑的中部扩展直径;Depth为倾斜的囊状凹坑的深度;α为倾斜的囊状凹坑的倾斜斜度;d0为涂层粒子粒度,d0=(1-OB)*d1+OB*d2;d1为粘结层涂层粒子粒度;d2为功能涂层粒子粒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障涂层的表面织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的囊状凹坑的倾斜角度α与涂层所受热冲击方向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9743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4-00 熔融态覆层材料喷镀法,例如火焰喷镀法、等离子喷镀法或放电喷镀法的镀覆
C23C4-02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例如为了在选定的表面区域镀覆
C23C4-04 .以镀覆材料为特征的
C23C4-12 .以喷镀方法为特征的
C23C4-18 .后处理
C23C4-14 ..用于长形材料的镀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