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3D打印保温混凝土墙体的方法及混凝土墙体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98483.9 | 申请日: | 2020-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55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华商陆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84 | 分类号: | E04B2/84;E04B1/80;E04G21/04;B33Y3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何娇 |
地址: | 101118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印 保温 混凝土 墙体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3D打印保温混凝土墙体的方法及混凝土墙体,涉及建筑技术领域,用于解决贴挂保温板的施工工艺繁琐以及质量不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3D打印保温混凝土墙体的方法,通过3D打印设备来直接形成将保温体包裹在内的混凝土墙体,因此能够减少了贴挂保温板等多道工序;并且由于保温体是被包裹在混凝土墙体的内部,因此还能提高墙体保温的施工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3D打印保温混凝土墙体的方法及混凝土墙体。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人们对生活的品质不断提高。在建筑行业,国家对节能环保要求的不断提升,为了满足国家对建筑节能环保规范的硬性指标的要求,就需要加强建筑墙体保温质量。由其是在寒冷和极寒冷地区对建筑房屋墙体保温要求极为重要。
建筑结构墙虽然对墙体强度有保障,但在保温质量的要求方面就需要增加保温材料以解决建筑的保暖问题。目前建筑房屋基本是先构建建筑结构的主体,然后再进行内墙或者外墙保温板贴挂以达到保温的效果。这样的施工工艺不仅比较繁琐,还经常出现保温材料贴挂不牢固而掉落的现象。这种施工方法对工期和人工都会产生浪费而且难以达到高质量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3D打印保温混凝土墙体的方法,用于解决贴挂保温板的施工工艺繁琐以及质量不高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3D打印保温混凝土墙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构建保温体;
S20:采用3D打印设备在所述保温体的两侧进行逐层垒设叠加混凝土,以形成将所述保温体包裹在内的混凝土墙体。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步骤S10包括以下子步骤:
S11:使多条钢筋横筋和多条钢筋立筋横纵相交设置,以形成钢筋网;
S12:将所述钢筋网分别设置在保温板的两侧;
S13:在所述保温板中设置连接钢筋,使所述连接钢筋在所述保温板的厚度方向上贯穿所述保温板后分别与所述保温板两侧的所述钢筋网相连,以形成所述保温体。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钢筋网与所述保温板的侧面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的安全距离。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温板中设置有贯穿其厚度方向的连接孔,所述连接钢筋设置在所述连接孔中,且所述连接孔的直径与所述连接钢筋的直径之差大于预设的安全距离。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混凝土墙体中所述保温体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保温体之间设置有一定的间距。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温体在所述混凝土墙体的横向方向上的间距不大于4m,且在纵向方向上的间距不大于1.5m。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步骤S20包括以下子步骤:
S21:将3D打印设备的出料口分别设置在所述钢筋网的上方;
S22:使所述出料口按照预设的轨迹行走并卸料,以形成周向封闭的混凝土层;
S23:使所述出料口向所述保温体之间的间距中卸料以填充所述间距;
S24:改变所述出料口的高度,并重复步骤S22和步骤S23以形成将保温体包裹在内的混凝土墙体。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步骤S22中形成的周向封闭的混凝土层的拐角为弧形角,所述弧形角中不设置保温体。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步骤S10中,采用具有保温功能的原料通过3D打印设备构建保温体。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上述的3D打印保温混凝土墙体的方法获得的混凝土墙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华商陆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华商陆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984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