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温熔融盐合成过渡金属硫化物析氢催化剂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98520.6 | 申请日: | 2020-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17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杜洪方;黄维;艾伟;何松;王珂;刘骞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7/051 | 分类号: | B01J27/051;B01J27/049 |
代理公司: | 西安凯多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90 | 代理人: | 王鲜凯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温 熔融 合成 过渡 金属 硫化物 催化剂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温熔融盐合成过渡金属硫化物析氢催化剂的方法,利用低温熔盐一步硫化过渡金属源,制备过渡金属硫化物析氢催化剂。将硫氰酸盐与过渡金源均匀混合得到前躯体,之后装入容器,在马弗炉中加热反应,结束后经水洗即可得到过渡金属硫化物。未反应的硫氰酸盐重结晶回收利用,降低生产成本。本发明所涉及的原料价格低廉,合成温度低,无需高压、惰性气氛等苛刻条件,设备需求简单。硫氰酸盐既作为熔融盐充当反应介质,又为硫化物的形成提供硫源,因此在材料合成中无需外加硫源。本发明显著精简了过渡金属硫化物析氢催化剂的制备工艺流程,提升了过渡金属硫化物材料的制备效率,有利于工业化生产与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催化剂材料领域,涉及一种过低温熔融盐合成过渡金属硫化物析氢催化剂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储量有限的化石燃料是目前主要的能源支柱,对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巨大的能源危机。同时,过度依赖化石能源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以清洁能源取代传统化石能源具有重大的应用潜力。氢气是一种高效能源载体,其燃烧产物只有水,具有极高的热值,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绿色环保的氢能源备受关注。氢气的生产是氢能规模化运用的基础。目前工业上主要依赖化石燃料生产氢气,是一种非可持续的制氢手段,且加剧了化石燃料的消耗和环境污染。电解水是通过消耗可再生的电能和丰富的水资源制备氢气,其具有电力运输便捷,设备需求低,不受地理条件限制等优点,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制氢方法。在电解水制氢中,为了降低电能的损耗,需引入高效的催化剂提高制氢效率,降低氢气生产成本。以铂为代表的贵金属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析氢催化性能,但其价格昂贵,难以大规模应用。随后发展了一系列非贵金属材料作为析氢催化剂。其中,过渡金属的硫化物,如硫化钼,硫化钴,硫化镍等材料,具有价格低廉、稳定性好、催化活性高的特点,是最具应用前景的析氢催化剂。
过渡金属硫化物的合成方法很多,但所合成的材料无法满足析氢催化剂的要求,主要表现在材料的宏量制备困难和催化活性偏低,这主要受限于材料合成方法。通过水热法可以合成过渡金属硫化物,如专利1“吴则星,宋敏等,过渡金属硫化物纳米球的制备及应用[P],申请号201910208038.0”将过渡金属盐和硫源混合在水和乙醇中,经水热反应制得过渡金属硫化物析氢催化剂。但该方法涉及高压过程,存在安全隐患,且产量低,无法满足大规模应用需求。化学气相沉积法也可用于制备过渡金属硫化物析氢催化剂。如专利2“张艳锋,郇亚欢等,制备垂直过渡金属硫化物纳米片阵列的方法及电催化析氢催化剂[P],申请号201810117506.9”将单质硫和过渡金属的氯化物分别加热至不同温度,在基底上制得垂直的过渡金属硫化物析氢催化剂。但该方法产量较低,且需在高温下进行,导致催化剂缺陷位点少,催化活性低。基于高温固相反应可以大规模制备过渡金属硫化物,该方法的缺点在于能耗高,而且所合成过渡金属硫化物催化活性低。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出一种低温熔融盐合成过渡金属硫化物析氢催化剂的方法,利用低温熔盐一步硫化过渡金属源,获得过渡金属硫化物析氢催化剂。本发明利用低熔点的硫氰酸盐作为熔融盐,在熔融盐中添加过渡金属源,无需额外添加硫源即可制得过渡金属硫化物析氢催化剂。本发明旨在制备高性能的过渡金属硫化物析氢催化剂,提高催化活性、简化了制备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以实现量化生产。本发明在合成过渡金属硫化物析氢催化剂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技术方案
一种低温熔融盐合成过渡金属硫化物析氢催化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1、混合粉料:将硫氰酸盐与过渡金属源混合得到前驱体;所述过渡金属源与硫氰酸盐的质量比为1~40:200;
步骤2、过渡金属硫化物材料的合成:将前驱体置于容器中,容器放入到马弗炉中进行熔融反应;反应条件:大气环境下以1~20℃/min的速率将马弗炉升温到175~500℃,反应0.5~24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985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潜水器用便携式海底多点位保真取芯钻机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座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