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除湿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98675.X | 申请日: | 2020-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926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田中裕基;堀达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4F3/14 | 分类号: | F24F3/14;F24F11/89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湿 装置 | ||
包括:具有空气吸入口(2)和空气吹出口(3)的主体壳(1);将压缩机(6)、散热器(7)、膨胀器(8)和吸热器(9)依次连结而成的制冷循环;风机(5);使在第1热交换风路(14)流动的空气与在第2热交换风路(15)流动的空气热交换的热交换器(4)。在主体壳(1)内分别形成将由风机(5)从空气吸入口(2)吸入主体壳(1)内的空气通过第1热交换风路(14)、吸热器(9)、第2热交换风路(15)、散热器(7)、风机(5)从空气吹出口(3)吹出主体壳(1)外的除湿风路(21);将由风机(5)从空气吸入口(2)吸入主体壳(1)内的空气通过风机(5)从空气吹出口(3)吹出主体壳(1)外的旁通风路(22)。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居住空间等的除湿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除湿装置在具有空气吸入口和空气吹出口的主体壳内设置有热泵装置、热交换器和风机。
热泵装置由压缩机、散热器、膨胀器和吸热器形成。另外,热交换器具有第1风路和第2风路。从空气吸入口吸入到主体壳内的第1空气,在热交换器内的第1风路中流动而成为第2空气,第2空气向空气吹出口在热交换器内的第2风路中流动,第1空气和第2空气进行热交换。
而且,现有的除湿装置将由风机从空气吸入口吸入的空气通过热交换器的第1风路、吸热器、热交换器的第2风路、散热器进行除湿,将除湿后的空气通过风机从空气吹出口吹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1453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如上所述,在现有的除湿装置中,通过将从空气吸入口吸入到主体壳内的空气通过热交换器的第1风路、吸热器、热交换器的第2风路、散热器和风机从空气吹出口吹出到主体壳外的除湿风路进行除湿。该除湿风路构成为连续的比较长的一个风路,所以风路内的压力损失较大。因此,具有从空气吹出口吹出的空气的风量变少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增加从空气吹出口吹出的空气的风量的除湿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因此,本发明的除湿装置包括:具有空气吸入口和空气吹出口的主体壳、制冷循环、风机和热交换器。制冷循环通过将压缩机、散热器、膨胀器和吸热器依次连结而形成。风机用于将从空气吸入口吸入的主体壳外的空气从空气吹出口吹出到主体壳外。热交换器具有第1热交换风路和第2热交换风路,使在第1热交换风路中流动的空气和在第2热交换风路中流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而且,在主体壳内分别形成除湿风路和旁通风路。除湿风路将由风机从空气吸入口吸入到主体壳内的空气通过热交换器的第1热交换风路、吸热器、热交换器的第2热交换风路和散热器进行除湿,并通过风机从空气吹出口吹出到主体壳外。旁通风路将由风机从空气吸入口吸入到主体壳内的空气通过风机从空气吹出口吹出到主体壳外。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除湿装置,通过设置旁通风路,能够使通过风机从空气吹出口吹出的风路的压力损失减少,所以能够充分增加风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除湿装置的外观图。
图2是表示开闭装置打开的状态的该除湿装置的图1所示的A-A截面的概略的截面图。
图3是表示该除湿装置的热交换器的结构的概略图。
图4是表示开闭装置关闭的状态的同除湿装置的A-A截面的的概略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主体壳
2 空气吸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986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动研磨装置的防尘结构
- 下一篇:车辆用通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