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棒材缺陷修磨机器人的前端集成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99261.9 | 申请日: | 2020-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685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孙茂杰;孙敬忠;张楠;刘明灯;魏云吉;王广来;李桂林;张亮;王紫含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恒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9/00 | 分类号: | B24B19/00;B24B41/04;B24B49/12;B24B55/04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任立 |
地址: | 211505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缺陷 机器人 前端 集成 | ||
1.一种用于棒材缺陷修磨机器人的前端集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法兰(1)、力位执行器(2)、浮动磨头(3)、伺服电机(4)、视觉系统(5)、控制器,所述力位执行器(2)上端通过所述安装法兰(1)与机器人的活动端固定、下端固定所述伺服电机(4),所述浮动磨头(3)固定在所述伺服电机(4)的输出轴上,所述视觉系统(5)固定在所述安装法兰(1)上,用于识别和定位棒材的表面缺陷,所述力位执行器(2)、伺服电机(4)、视觉系统(5)分别与所述控制器信号关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棒材缺陷修磨机器人的前端集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磨头(3)包括磨具(31)、轴承压紧套(32)、角接触轴承、过渡法兰(33),所述磨具(31)、角接触轴承相邻的套设在所述伺服电机(4)的输出轴上,所述角接触轴承邻近所述伺服电机(4),所述轴承压紧套(32)套设在所述角接触轴承上,所述过渡法兰(33)套设在所述轴承压紧套(32)上,且其端部与所述伺服电机(4)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棒材缺陷修磨机器人的前端集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磨具(31)包括相邻的套设在所述伺服电机(4)输出轴上的精磨砂轮(31a)、粗磨砂轮(31b)。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棒材缺陷修磨机器人的前端集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磨砂轮(31b)邻近所述角接触轴承,所述精磨砂轮(31a)固定在所述伺服电机(4)输出轴的端部上,且所述精磨砂轮(31a)的直径大于所述粗磨砂轮(31b)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棒材缺陷修磨机器人的前端集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测距辊轮(6),所述测距辊轮(6)通过耳座与所述伺服电机(4)固定,所述测距辊轮(6)与所述力位执行器(2)设置于所述伺服电机(4)的一组相对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棒材缺陷修磨机器人的前端集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距辊轮(6)、伺服电机(4)输出轴、安装法兰(1)之间轴向相互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棒材缺陷修磨机器人的前端集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视觉系统(5)包括工业相机(51)、结构光源(52)、护罩(53),所述护罩(53)整体呈上窄下宽的扩口结构,上端闭合、下端开口,其上端通过连接板与所述安装法兰(1)固定,所述工业相机(51)安装在所述护罩(53)内上端位置,且朝向所述护罩(53)的下端开口,所述结构光源(52)安装在所述护罩(53)内下端开口处,且朝向所述护罩(53)下方,所述工业相机(51)、结构光源(52)与所述控制器信号关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棒材缺陷修磨机器人的前端集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罩(53)内表面铺设有反光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恒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恒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9926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