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全自动控制的温度数据增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99529.9 | 申请日: | 2020-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396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王保云;吴贺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K9/6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2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全自动 控制 温度 数据 增强 方法 | ||
1.一种用于全自动控制的温度数据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对采集的温度数据中异常、不平滑的数据进行预处理;
(2)第一次数据增强:数据依次n等间隔采样,获得n份同分布数据;
(3)第二次数据增强:搭建基于信息最大化的生成对抗网络模型,输入温度数据进行模型的训练;
(4)对步骤(3)中的模型进行性能测试,测试通过后,得到增强后的全部温度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全自动控制的温度数据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包括以下步骤:
(11)对测量所得温度数据集中的数据向量进行裁剪,每隔时间t采样一次,则应将每组数据向量维度规范为K,共得N组数据;
(12)采用五点三次平滑滤波处理温度数据的波动;
(13)进行归一化处理,将温度值统一到[-1,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全自动控制的温度数据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具体为:
对数据维度为K的每组数据向量分组,每组数据标号分别为:
1+nj,j=0,1,…,jk/n;
2+nj,j=0,1,…,jk/n;
……
n-1+nj,j=0,1,…,jk/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全自动控制的温度数据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包括以下步骤:
(31)搭建生成器模型G;
(32)搭建判别器模型D;
(33)选择目标函数对生成与判别效果进行评价,所述目标函数为:
其中,E表示取期望操作;Pdata表示真实数据;Pz,即pg(z),表示生成器拟合的数据分布;D(x)表示给判别器D输入温度数据x后生成的仿生数据;G(z)表示给生成器G输入高斯噪声z后生成的仿真数据;
从前置的随机分布pg(z)中取出m个随机数{z(1),z(2),…,z(m)},其次再从真实数据分布pdata(x)中取出m个真实样本{x(1),x(2),…,x(m)};使用平均数代替目标函数中的期望,公式改写为:
(34)训练模型:通过以下公式,对V(D,G)进行寻优,
其中,arg函数表示使目标函数V(D,G)最大以获得判别器D、使目标函数最小以获得生成器G的操作;
首先冻结生成器,即神经网络只进行前向传播,输入温度数据,多次迭代训练判别器网络参数;然后冻结判别器,输入温度数据,一次迭代训练生成器网络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全自动控制的温度数据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1)中输入生成器的信号z是维度为256维的高斯白噪声,满足标准正态分布,真实数据维度为24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全自动控制的温度数据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测试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41)对比增强后的温度曲线图走势与真实数据走势;
(42)计算真实数据与生成数据的EM距离:
其中,EM距离也称为Wasserstein距离,用于衡量两个分布差距大小;inf表示集合Π(Pdata,Pg)最大的下界;∏(Pr,Pg)代表对于(x,y)的边缘分布为Pr和Pg的联合分布的集合,(x,y)~γ表示变量(x,y)服从联合分布,其中x、y分别为真实温度数据和生成器产生的仿真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9952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