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热管理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99920.9 | 申请日: | 2020-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038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泉明;陈君;刘超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68;H01M10/635;B60L58/2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5 | 代理人: | 王仲凯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管理 系统 方法 | ||
1.一种车辆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制冷循环系统、冷却液循环系统和控制设备;
所述冷却液循环系统包括冷却液循环前端散热器,动力总成散热系统,电池包散热系统,主路水泵,旁路水泵,以及阀组系统;
所述制冷循环系统与所述主路水泵相连;
所述动力总成散热系统与所述电池包散热系统通过所述主路水泵、所述旁路水泵和所述阀组系统组合共用所述制冷循环系统和所述冷却液循环前端散热器;
所述控制设备根据环境温度和动力总成的进口冷却液温度控制所述动力总成散热系统的散热模式,以及所述电池包散热系统的散热模式,所述散热模式为自然散热或制冷散热,其中,所述自然散热为利用所述冷却液循环系统进行散热,所述制冷散热为利用所述制冷循环系统进行散热;
所述控制设备根据环境温度和所述进口冷却液温度控制所述动力总成散热系统的散热模式,以及所述电池包散热系统的散热模式包括:
在所述环境温度高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且所述进口冷却液温度处于第二预设范围时,所述控制设备控制所述动力总成散热系统使用制冷散热和自然散热,并控制所述电池包散热系统使用制冷散热;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阈值为所述电池包正常工作的温度范围,所述第二预设范围为所述动力总成高扭矩高输出工作时所述进口冷却液温度的所需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设备根据环境温度和所述进口冷却液温度控制所述动力总成散热系统的散热模式,以及所述电池包散热系统的散热模式还包括:
在所述环境温度低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且所述进口冷却液温度处于第一预设范围时,所述控制设备控制所述动力总成散热系统使用自然散热,并控制所述电池包散热系统使用自然散热;
在所述环境温度低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且所述进口冷却液温度处于所述第二预设范围时,所述控制设备控制所述动力总成散热系统使用制冷散热,并控制所述电池包散热系统使用自然散热;
在所述环境温度高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且所述进口冷却液温度处于所述第一预设范围时时,所述控制设备控制所述动力总成散热系统使用自然散热,并控制所述电池包散热系统使用制冷散热;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范围为所述动力总成正常工作时所述进口冷却液温度的所需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设备控制所述动力总成散热系统使用自然散热,并控制所述电池包散热系统使用自然散热包括:
所述控制设备控制所述主路水泵关闭,所述旁路水泵开启,所述阀组系统使得所述冷却液循环前端散热器、所述旁路水泵、所述电池包散热系统和所述动力总成散热系统串联;
处于第一温度的冷却液通过所述冷却液循环前端散热器后变成处于第二温度的冷却液;
所述旁路水泵泵送所述处于第二温度的冷却液经过所述电池包散热系统,变成处于第三温度的冷却液;
所述旁路水泵泵送所述处于第三温度的冷却液经过所述动力总成散热系统,变成所述处于第一温度的冷却液;
所述旁路水泵泵送所述处于第一温度的冷却液至所述冷却液循环前端散热器;
其中,所述第一温度、所述第二温度和所述第三温度按照温度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所述第一温度、所述第三温度、所述第二温度;
所述第一温度、所述第二温度和所述第三温度均指示温度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9992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