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支护结构及用于锚杆过缝灌浆的封堵套筒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00057.4 | 申请日: | 2020-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052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叶林;张洋;陈国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地址: | 310014***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护 结构 用于 灌浆 封堵 套筒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支护结构及用于锚杆过缝灌浆的封堵套筒结构,包括锚杆,在锚杆的对应岩体裂隙的部位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的长度长于岩体裂隙的宽度,并在套筒的两端或全长范围内设置遇水膨胀止水条,所述套筒和锚杆之间的间隙满足灌浆管通过。本发明可以根据裂隙出现的精确位置进行封堵,避免灌浆不密实的问题,确保加固质量,且能节省大量的灌浆材料。同时,裂隙处的封堵套筒结构能够起到一层防腐作用,确保长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护结构及其锚杆过缝灌浆的封堵套筒结构,主要适用于卸荷发育的岩石边坡危岩体锚杆加固灌浆漏浆处理。
背景技术
在高山峡谷流域开展水电工程或其他工程建设,河谷深切,两岸坡面节理裂隙发育,岩体卸荷作用明显,岩体局部松动,山脊突出或边坡陡峻的局部块体形成了危岩体或危石群,稳定性较差,直接危害工程建设安全,需要采取相应的清除或加固处理措施。
在危岩体的锚固加固处理过程中,发现由于卸荷作用明显,岩体内部存在不可预见的范围较大的卸荷裂隙,锚杆灌浆过程中漏浆严重,且由于裂隙范围较大采用填缝处理措施不合时宜,如果不能保证锚杆灌浆密实性,将会直接影响锚杆加固处理效果,同时存在相应的质量和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支护结构和锚杆过缝灌浆的封堵套筒结构,主要适用于节理裂隙发育的危岩体加固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支护结构,包括锚杆,岩体设置钻孔,所述钻孔穿过岩体的裂隙,其特征在于在锚杆的对应岩体裂隙的部位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的长度长于岩体裂隙的宽度,并在套筒的两端或全长范围内设置遇水膨胀止水条,所述套筒和锚杆之间的间隙满足灌浆管通过;带有遇水膨胀止水条的套筒和锚杆一起插入所述钻孔,在所述裂隙的两侧,通过膨胀后的所述遇水膨胀止水条封堵套筒和钻孔之间的间隙;当遇水膨胀止水条为快速膨胀止水时,先向钻孔内灌水,待膨胀止水条完全膨胀封堵住套筒和钻孔之间的间隙后,再排水灌浆;当遇水膨胀止水条为超快速膨胀止水时,直接灌浆,遇水膨胀止水遇水后快速膨胀封堵住套筒和钻孔之间的间隙,确保浆液能够完全包裹锚杆,或者,先向钻孔内灌水,待膨胀止水条完全膨胀封堵住套筒和钻孔之间的间隙后,再排水灌浆。
所述套筒可采用钢管,在钢管和锚杆之间通过钢筋焊接形成整体。钢管采用镀锌钢管,在采用钢管时,优选在全长范围内包裹遇水膨胀止水条,不仅方便操作,且还能对钢管起到附加的防锈保护作用。
所述套筒也可采用PE管,首先在套筒内均匀称埋设三根直径合适的细PE管,既可起到浆液流通和排气的作用,还可起到让锚杆对中的作用,而后提前针对此段进行灌浆固定。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锚杆过缝灌浆的封堵套筒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锚杆,其特征在于在锚杆的对应岩体裂隙的部位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的长度长于岩体裂隙的宽度,并在套筒的两端或全长范围内设置遇水膨胀止水条,所述套筒和锚杆之间的间隙满足灌浆管通过。如前所述,所述套筒可采用钢管或PE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可以根据裂隙出现的精确位置进行封堵,避免灌浆不密实的问题,确保加固质量,且能节省大量的灌浆材料。同时,裂隙处的封堵套筒结构能够起到一层防腐作用,确保长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典型剖面图,也即图2的A-A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典型剖面图,也即图2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000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