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人脸识别用户画像的消费者推荐方法、系统及货架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00348.3 | 申请日: | 2020-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152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杨帆;李莉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特斯联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30/06 | 分类号: | G06Q30/06;G06Q30/02;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付婧 |
地址: | 401329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识别 用户 画像 消费者 推荐 方法 系统 货架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用户画像的消费者推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建立货架商品管理表单;建立用户的人脸特征身份登记映射表,并生成和更新消费用户画像;由摄像头拍摄货架正面空间的视频画面,对所述视频画面进行人脸提取和识别,获得消费用户的人脸特征;根据消费用户的人脸特征,筛选匹配的身份信息及对应的消费用户画像;计算所述消费用户画像与所述多维度商品信息的匹配度,并筛选出匹配度超过阈值的商品所在的仓位编号;由智能货架获取匹配度超过阈值的商品所在的仓位编号,通过提示器对消费用户进行提示。高效的利用了用户的购物历史数据,针对性的对顾客进行商品推荐,也有利于给制造商带来数据主导销售和营销的机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货架及人脸识别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用户画像的消费者推荐方法、系统及货架。
背景技术
货架用于展示供消费用户挑选的商品,其形态不断地演变:架子、横杆、端盖、数字标牌中的虚拟货架,乃至亚马逊商品页都可作为一种货架,但是,一直以来,货架都扮演着较为被动的角色,不具备推荐商品引导顾客购物的作用,而智能货架的出现有机会改变这一现状,能够使货架主动发挥应有的作用。例如,智能货架可以根据消费用户的历史购物信息,主动了解消费用户需求并以此对消费用户进行商品推荐,以致货架能够更全面的介入销售流程。
从根本上来说,智能货架可在两方面增加购物体验,即便捷性和针对性;智能货架不仅能够减少人工成本,方便消费用户自行选购商品,还可以利用人脸识别技术,识别客户的人脸特征,并基于该消费用户的历史购物信息,针对性的对顾客进行商品推荐,便于消费用户在琳琅满目的货架上挑选自身需求的商品;另外,对制造商而言,智能货架可以带来数据主导销售和营销机会,帮助他们更好的了解购买其产品的消费用户。
因此,如何利用人脸识别技术,以及将消费用户的人脸特征与其历史购物信息结合,以期针对性的对消费用户进行商品推荐,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用户画像的消费者推荐方法、系统及货架,通过为消费用户建立多维度的消费用户画像,在消费用户进行商品购买时,利用智能货架上的摄像头对当前消费用户进行人脸特征提取,并自动匹配预先建立并保存的消费用户画像,进而将消费用户对应的消费用户画像与多维度商品信息进行匹配,获取匹配度超过预设阈值的商品及其对应的仓位号,通过提示器进行针对性提示,以期实现智能货架对消费用户购物的引导作用,同时便于消费用户在琳琅满目的货架上迅速找到满足自身喜好的商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用户画像的消费者推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录入商品的ID、商品名称以及多维度商品信息,并登记在商品登记数据库,以及针对每个智能货架建立和更新货架商品管理表单;
S2、建立用户的人脸特征身份登记映射表,并生成和更新消费用户画像;
S3、由智能货架配置的摄像头拍摄该智能货架正面空间的视频画面,对所述视频画面进行人脸提取和识别,获得消费用户的人脸特征,并发送至零售管理端;
S4、由用户信息服务器从零售管理端获取所述消费用户的人脸特征,筛选匹配的身份信息,并查询获取所身份信息对应的消费用户画像,将筛选的身份信息以及对应的消费用户画像发送至零售管理端;
S5、由零售管理端计算所述消费用户画像与所述多维度商品信息的匹配度,并筛选出匹配度超过阈值的商品所在的仓位编号;
S6、由智能货架获取匹配度超过阈值的商品所在的仓位编号,通过智能货架上为每个仓位所安装的提示器对消费用户进行提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特斯联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特斯联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003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