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Laplace变形的牙齿基底冠数字化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01015.2 | 申请日: | 2020-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175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姜晓通;杨思远;朱健强;黎昌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C13/01 | 分类号: | A61C13/01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张祥 |
地址: | 215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laplace 变形 牙齿 基底 数字化 设计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Laplace变形的牙齿基底冠数字化设计方法,主要包括:生成粘接层,基底冠肩台生成,粘接层副本模型等距偏置、偏置网格基于Laplace的局部过渡变形及网格合并。本发明的设计算法,具有较快的设计速度及较高的鲁棒性,能够保证所设计的基底冠厚度均匀,获得高质量、过渡自然的牙体修复体数据。本发明算法在计算机口腔修复设计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牙齿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Laplace变形的牙齿基底冠数字化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数字化技术在个性化医疗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是数字化齿科。牙齿基底冠设计时数字化固定义齿修复中最常见的一种修复方式。现有的基底冠数字化设计过程中,在进行基底冠外表面的设计时,通常是通过裁剪、缝合或隐式曲面构建等方法将基底冠与基底冠肩台无缝融合,然而这种方法的过渡融合结果并不自然,其形态较差,并且在过渡过程中需要对网格三角面片进行处理,在处理过程中极易出现非流行、扭曲及自交等方面的问题,这种问题对后续的数字化设计极为不利,非常容易导致算法崩溃,对算法的鲁棒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较高的鲁棒性及适应性的基于Laplace变形的牙齿基底冠数字化设计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Laplace变形的牙齿基底冠数字化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读入预备体裁剪后的三角网格模型;
2)根据设计参数对裁剪后的三角网格模型进偏置,生成粘接层;
3)步骤2)中的设计参数包括四个参数:距裁剪边缘的距离a,过渡区域高度b,边缘层与边缘粘接层之间的距离c,中心层和中心粘接层之间的距离d,根据参数a和参数b,将预备体裁剪后的三角网格模型分为三个区域:边缘层、过渡层和中心层;
4)根据步骤3)中的参数c和参数d,利用Laplace变形技术,沿着网格顶点的外法向方向,偏置边缘层及中心层区域的顶点,边缘层与中心层之间的过渡层的顶点自动在这两层中间过渡,此时经过偏置后的预备体裁剪后的三角网格模型即为粘接层,边缘层、过渡层和中心层分别对应粘接层上的边缘粘接层,过渡粘接层和中心粘接层;
5)搜索得到粘接层的边界点集V1,将该边界点集中的每个点沿着各自给定的方向α,偏置给定的高度e,得到偏置后的点集V2,点集V1和点集V2中的对应点的索引号是一一对应的;
6)利用步骤5)中的边界点集V1和V2,构建基底冠肩台网格模型;
7)生成粘接层副本模型,在网格边界不变的情况下,对粘接层副本模型进行网格简化,对网格简化后的粘接层副本模型向该模型外法向方向进行等距偏置,并记录偏置后网格顶点的集合V3,其顶点序号与边界点集V1、V2中的顶点序号一一对应;
8)将等距偏置后的粘接层副本模型进行区域划分,划分为A、B、C三个区域,其中区域A为步骤7)中的V3,B区域为粘接层副本模型上距离区域A边界点距离为n环邻域的顶点,其余部分为区域C;
9)利用Laplace变形技术对步骤8中得到的偏置后的粘接层副本模型进行过渡变形,过渡到步骤6)中生成的基底冠肩台网格模型上;
10)将步骤4),步骤6)和步骤9)分别得到的网格模型合并,获得牙齿基底冠数字化模型。
进一步地,步骤3)中的区域划分,不同的区域设置不同的偏置厚度。
进一步地,根据步骤3)中的分层及偏置厚度,对步骤4)中用于Laplace变形的矩阵进行设置,该矩阵方程为:
AV'=b,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理工学院,未经常熟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010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X70M热轧钢带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阻燃皮革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