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量岩石高温蠕变体积变形的装置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01061.2 | 申请日: | 2020-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725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蔡婷婷;冯增朝;姜玉龙;赵东;苏晓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12 | 分类号: | G01N3/12;G01F17/00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4105 | 代理人: | 雷立康 |
地址: | 030024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量 岩石 高温 体积 变形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测量岩石高温蠕变体积变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三轴试验釜、轴向位移传感器(9)、磁致式液位计(11)、围压控制端口(13)、气体加载系统(14)、液体加载系统(15)、数据采集处理系统(12)和五个控制阀,所述三轴试验釜由试验釜外腔体(1)、试验釜内缸体、传压缸体(2)、上垫块(3-1)、下垫块(3-2)、橡胶套(5)、底部接触垫块(7)、封盖(16)和加热装置(10)组成,所述上垫块(3-1)和下垫块(3-2)分别设置在橡胶套(5)内腔的上下两端,所述试验釜内缸体由上盖(8-1)、缸体(8-2)、下盖(8-3)和底座(8-4)构成,所述封盖(16)装在上盖(8-1)内腔下部设置的凹槽中并位于缸体(8-2)顶面上,所述上盖(8-1)通过内螺纹与缸体(8-2)外表面的上部连接,所述传压缸体(2)装在上盖(8-1)内腔中且传压缸体(2)的传压轴穿过上盖(8-1)顶部中心设置的轴孔与轴向位移传感器(9)连接,所述传压缸体(2)的下部穿过封盖(16)中心设置的圆孔且其底面与上垫块(3-1)的上端面相接触,所述橡胶套(5)及上垫块(3-1)、下垫块(3-2)装在传压缸体(2)与底部接触垫块(7)之间,所述底部接触垫块(7)与底座(8-4)中心设置的螺孔连接,所述下垫块(3-2)的下端面与底部接触垫块(7)的上端面相接触,所述底座(8-4)的上部通过外螺纹与缸体内腔的下部连接,所述橡胶套(5)的外表面与缸体(8-2)、底座(8-4)和封盖(16)形成围压腔(6),所述下盖(8-3)通过内螺纹与缸体(8-2)外表面的下部连接并使底座(8-4)的底部位于其中心设置的孔中,所述试验釜内缸体装在试验釜外腔体(1)中,所述加热装置(10)包裹在试验釜外腔体(1)的外面;所述磁致式液位计(11)的出液口通过管道和第一控制阀(F1)与围压腔(6)连接,所述磁致式液位计(11)的进液口通过管道和第二控制阀(F2)与围压控制端口(13)的出液口连接,所述磁致式液位计(11)的进气口通过管道和第三控制阀(F3)与围压控制端口(13)的出气口连接,所述磁致式液位计(11)的数据采集端与数据采集处理系统(12)连接;所述围压控制端口(13)的进气口通过管道和第四控制阀门(F4)与气体加载系统(14)连接,所述围压控制端口(13)的进液口通过管道和第五控制阀门(F5)与液体加载系统(1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量岩石高温蠕变体积变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致式液位计(11)由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11-1)、浮子(11-2)和液位计外壳(11-3)组成,所述浮子(11-2)套在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11-1)上并漂浮于液面上方,并能沿传感器测杆随液位的变化而上下移动,所述浮子(11-2)和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11-1)装在液位计外壳(11-3)的内腔中,所述液位计外壳(11-3)的底部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液位计外壳(11-3)的上部设有进气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测量岩石高温蠕变体积变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致式液位计(11)内环形液面的截面积为33.755mm2;所述磁致式液位计(11)高度量程400mm,高度分辨率为0.01mm,对应的体积测量分辨率为0.33755mm3;体积变形测量量程为13502mm3,能实现磁致式液位计(11)内液体体积变形的精确测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测量岩石高温蠕变体积变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计外壳(11-3)为厚壁、高强度的不锈钢管。
5.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测量岩石高温蠕变体积变形的装置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测量步骤为:
1)将岩石试样(4)装在三轴试验釜的橡胶套(5)内,把三轴试验釜、轴向位移传感器(9)、磁致式液位计(11)、围压控制端口(13)、气体加载系统(14)、液体加载系统(15)、数据采集处理系统(12)和五个控制阀连接好;
2)首先关闭第三控制阀(F3)、第四控制阀(F4),打开第一控制阀(F1)、第二控制阀(F2)和第五控制阀(F5),液体加载系统(15)通过围压控制端口(13)的出液口向磁致式液位计(11)和三轴试验釜围压腔(6)注入液体;然后关闭第二控制阀(F2)和第五控制阀(F5),围压控制端口(13)切换至气体加载,打开第三控制阀(F3)和第四控制阀(F4),向磁致式液位计(11)注入气体进行加载;重复多次上述气、液加载步骤,使围压腔(6)加载至试样目标围压,且保证磁致式液位计(11)内的浮子(11-2)液面高度处在20-30mm量程范围内;
3)施加轴压,将岩石试样(4)加载至室温下静水压力状态;将系统温度设定为目标温度,待磁致式液位计(11)中气液界面稳定,整个试验系统稳定在目标温度下的静水压力状态后,改变岩石试样(4)的轴向应力并保持恒定,进行目标温度和压力下的蠕变试验;
4)在数据采集处理系统(12)里录入试样的轴向初始位移和液位计内液面初始高度,设置数据记录间隔,进行自动数据记录;
5)依据记录数据,通过下述公式计算岩石试样(4)的高温蠕变体积变形及体积应变;岩石试样(4)体积变化量的计算为:
ΔV试样=V液+V垫块=Δh·S截+πr2·Δl
式中:V液-磁致式液位计(11)内液体体积变化量,通过V液=Δh·S截计算获得,Δh-浮子(11-2)上下移动的液面高度变化;S截-磁致式液位计(11)内环形液面的截面积;V垫块-上垫块(3-1)向下移动而占据的空间体积,通过V垫块=πr2·Δl计算获得,r-上垫块截面半径,即岩石试样截面半径;Δl-上垫块向下移动的位移,即岩石试样在轴向方向上的压缩位移;
岩石试样(4)的体积应变计算为:
eV=ΔV试样/V0
式中:V0为岩石试样(4)的初始体积,通过试样的初始直径r0和初始高度l0计算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0106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