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料电池用散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01384.1 | 申请日: | 2020-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50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吕登辉;赵书飞;罗凡;杨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04007 | 分类号: | H01M8/04007;H01M8/04029;H01M8/04089;H01M8/04223;H01M8/04225;H01M8/04302;H01M8/047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6 | 代理人: | 刘云贵 |
地址: | 100192 北京市海淀区西小***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料电池 散热 系统 | ||
1.一种燃料电池用散热系统,所述燃料电池用散热系统包括电堆、循环泵、散热组件和氢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泵包括气泵和冷却液管路,所述氢气组件包括供氢部件和循环管路部件,所述散热组件的第一端与电堆的冷却液出口连通,散热组件的第二端与循环泵的冷却液管路的入口连通,散热组件的第三端与循环泵的冷却液管路的出口连通,散热组件的第四端与电堆的冷却液入口连通,所述供氢部件的第一端与氢源连通,供氢部件的第二端与电堆正极的进气口连通,供氢部件的第三端与气泵的出气口连通,循环管路部件的一端与电堆正极的出气口连通,循环管路部件的另一端与气泵的进气口连通,冷却液管路安装在气泵上;
所述散热组件包括第一管路、三通阀、第二管路、第三管路、散热器、第一三通管路、液泵和第四管路,所述三通阀的第一端通过第一管路与电堆的冷却液出口连通,三通阀的第二端通过第二管路与循环泵的冷却液管路的入口连通,三通阀的第三端与散热器的一端连通,散热器的另一端与第一三通管路的第一端连通,第一三通管路的第二端与循环泵的冷却液管路的出口连通,第一三通管路的第三端与液泵连通,液泵通过第四管路与电堆的冷却液入口连通;
所述供氢部件包括第五管路、减压器和第二三通管路,减压器通过第五管路与氢源连通,第二三通管路的第一端与减压器连通,第二三通管路的第二端与气泵的出气口连通,第二三通管路的第三端与电堆正极的进气口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用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阀的第二端和第三端的开度可调,三通阀的第二端和第三端的开度根据电堆冷却液出口的冷却液温度确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用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路部件包括第六管路、水气分离器和第七管路,水气分离器通过第六管路与电堆正极的出气口连通,气泵的进气口通过第七管路与水气分离器连通。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电池用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电堆冷却液出口的冷却液温度低于预设的第一温度时,三通阀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开启且第三端关闭,冷却液吸收电堆运行产生的热量并通过第一管路、三通阀和第二管路进入循环泵的冷却液管路,冷却液加热循环泵后经第一三通管路、液泵和第四管路返回电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料电池用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电堆冷却液出口的冷却液温度高于等于预设的第一温度且低于预设的第二温度时,三通阀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开启且第三端部分开启,冷却液吸收电堆运行产生的热量并通过第一管路进入三通阀,部分冷却液通过第二管路进入循环泵的冷却液管路并加热循环泵后经第一三通管路、液泵和第四管路返回电堆,剩余部分冷却液通过第三管路进入散热器散热后经第一三通管路、液泵和第四管路返回电堆,所述第二温度高于第一温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料电池用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电堆冷却液出口的冷却液温度高于等于预设的第二温度时,三通阀的第一端和第三端开启且第二端关闭,冷却液吸收电堆运行产生的热量并通过第一管路、三通阀和第三管路进入散热器散热,散热后的冷却液经第一三通管路、液泵和第四管路返回电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0138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点钞机
- 下一篇:一种载脂蛋白J活性的测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