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排放控制装置加热的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02136.9 | 申请日: | 2020-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87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泰勒·凯利;道格拉斯·马丁;本杰明·洛奇;文森特·马丁内斯;欧文·贝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9/00 | 分类号: | F01N9/00;F01N3/029;F01N3/30;F01N3/22;F01N3/20;F01N3/035;F01N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赵志刚 |
地址: | 美国密歇根***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排放 控制 装置 加热 方法 系统 | ||
1.一种方法,其包括:
响应于加热条件,使空气经由空气喷射系统从发动机的进气口流向一个或多个排放控制装置,同时经由电动马达操作涡轮增压器以维持流向所述发动机以产生发动机扭矩的所需气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排放控制装置联接在所述发动机的排气通道中,所述空气喷射系统将所述进气口从节气门上游沿所述一个或多个排放控制装置的上游联接到所述排气通道,并且所述空气喷射系统包括止回阀,所述止回阀允许从所述进气口流向所述排气通道并阻止从所述排气通道流向所述进气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涡轮增压器包括位于所述进气口中的压缩机、电动马达和在所述一个或多个排放控制装置的上游位于所述排气通道中的涡轮,并且操作所述涡轮增压器以维持流向所述发动机的所需气流包括完全打开所述涡轮的废气门,同时经由所述电动马达旋转所述压缩机。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经由所述电动马达操作所述涡轮增压器以维持流向所述发动机的所需气流包括经由所述电动马达使所述涡轮增压器的压缩机以大于用于提供所需气流的转速旋转,并且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节气门调整至进一步关闭位置以维持流向所述发动机的所需气流。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空气喷射系统还包括联接在所述止回阀上游的第一流量控制阀,所述第一流量控制阀被定位成允许或阻止从所述进气口流向所述空气喷射系统,并且使空气从所述进气口流向所述一个或多个排放控制装置包括打开所述第一流量控制阀。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空气喷射系统还包括联接在所述止回阀下游的第二流量控制阀,所述第二流量控制阀被定位成允许或阻止在所述一个或多个排放控制装置上游从所述空气喷射系统流向所述排气通道,并且使空气从所述进气口流向所述一个或多个排放控制装置还包括打开所述第二流量控制阀。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一个或多个排放控制装置包括三元催化剂和汽油微粒过滤器,所述汽油微粒过滤器在所述排气通道中联接在所述三元催化剂的下游;
所述第二流量控制阀被定位成允许或阻止在所述三元催化剂的上游从所述空气喷射系统流向所述排气通道;
所述空气喷射系统还包括第三流量控制阀,所述第三流量控制阀联接在所述止回阀的下游并且与所述第二流量控制阀并联联接,所述第三流量控制阀被定位成允许或阻止在所述汽油微粒过滤器上游和所述三元催化剂下游从所述空气喷射系统流向所述排气通道;以及
使空气从所述进气口流向所述一个或多个排放控制装置还包括打开所述第三流量控制阀。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
打开所述第一流量控制阀包括将所述第一流量控制阀调整至基于所述空气喷射系统中的所需压力而选择的打开位置;
打开所述第二流量控制阀包括将所述第二流量控制阀调整至基于所述三元催化剂的温度、所述第一流量控制阀的所述打开位置以及所述节气门的入口处的压力而选择的打开位置;以及
打开所述第三流量控制阀包括将所述第三控制阀调整至基于所述汽油微粒过滤器的温度、所述第一流量控制阀的所述打开位置以及所述节气门的所述入口处的所述压力而选择的打开位置。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还包括:响应于不存在所述加热条件,通过完全关闭或维持关闭所述第一流量控制阀、所述第二流量控制阀和所述第三流量控制阀中的每一者来阻止气流从所述空气喷射系统流向所述一个或多个排放控制装置。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空气喷射系统还包括空气蓄积器,所述空气蓄积器联接在所述止回阀的下游以及所述第二流量控制阀和所述第三流量控制阀中的每一者的上游,并且打开所述第二流量控制阀并打开所述第三流量控制阀还响应于所述空气蓄积器中的空气压力大于或等于阈值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特全球技术公司,未经福特全球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0213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