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运动走线组件、直线运动机构和储物柜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02708.3 | 申请日: | 2020-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448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席永学;张瑞钦;郎红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1/00 | 分类号: | H02G11/00;A47B81/00;A47B9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韩世虹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运动 组件 直线运动 机构 储物柜 | ||
本发明涉及线缆设备领域,提供了一种运动走线组件、直线运动机构和储物柜。该运动轴线装置包括:第一线缆固定位;第一导向件,设置有能够沿第一导向件的延伸方向运动的第二线缆固定位;第一线缆固定位和第二线缆固定位用于固定线缆;第二导向件,其延伸方向与第一导向件的延伸方向平行,第二导向件上设有能够沿第二导向件的延伸方向运动的线缆穿装位,线缆穿装位与第二线缆固定位联动,线缆穿装位用于穿设线缆。本发明不仅能够保证线缆始终拉直,而且还可避免线缆发生晃动、提高其稳定性。此外,运动走线组件只需对线缆进行三点定位,极大的方便了线缆的装配维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缆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运动走线组件、直线运动机构和储物柜。
背景技术
直线运动设备运动时需要线缆随之一起移动,现有的走线结构通常为拖链。拖链的外形似坦克链,由多个单元链接组成,单元链接之间转动自如。每个单元链节由左、右链板和上、下盖板组成,每个单元链节的上盖板均可打开,打开上盖板后可装入线缆。由于线缆安装在拖链内部,因此不仅导致拖链的整体尺寸和所需的安装空间大,而且也导致线缆的装配维护不便。此外,拖链使用过程中拖链的一端悬空,稳定性差、容易发生晃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占用空间小、便于线缆装配维护、稳定性强的运动走线组件。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直线运动机构。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储物柜。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运动走线组件,包括:
第一线缆固定位;
第一导向件,设置有能够沿所述第一导向件的延伸方向运动的第二线缆固定位;所述第一线缆固定位和第二线缆固定位用于固定线缆;
第二导向件,其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导向件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第二导向件上设有能够沿所述第二导向件的延伸方向运动的线缆穿装位,所述线缆穿装位与所述第二线缆固定位联动,所述线缆穿装位用于穿设线缆。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运动走线组件,不仅能够保证线缆始终拉直,避免线缆发生缠绕现象,而且还可避免线缆发生晃动、提高其稳定性。此外,由于运动走线组件只需对线缆进行三点定位,线缆基本全部暴露,因此极大的方便了线缆的装配维护。
另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运动走线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导向件包括第一传送带和两个第一转轮,两个所述第一转轮通过所述第一传送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线缆固定位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带上;所述第二导向件包括第二传送带和两个第二转轮,两个所述第二转轮通过所述第二传送带传动连接,所述线缆穿装位设置在所述第二传送带上;所述第一转轮与对应的所述第二转轮同轴且相对固定设置,且所述第一转轮的直径为所述第二转轮直径的两倍。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传送带上形成有安装块,所述第二线缆固定位为开设在所述安装块上的线缆安装孔;或者,所述第一传送带上形成有线缆安装孔,所述第二线缆固定位为所述线缆安装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传送带上形成有穿装块,所述线缆穿装位为开设在所述穿装块上的线缆穿设通孔;或者,所述第二传送带上形成有线缆穿设通孔,所述线缆穿装位为所述线缆穿设通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转轮的转轴连接,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转轮转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传送带和所述第二传送带为同步带,所述第一转轮和所述第二转轮为齿轮;或者,所述第一传送带和所述第二传送带为皮带,所述第一转轮和所述第二转轮为皮带轮;或者,所述第一传送带和所述第二传送带为链条,所述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为链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027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