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泊洛沙姆和/或泊洛沙胺与PEG脂质组合的复合物纳米粒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02914.4 | 申请日: | 2020-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819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张龙贵;刘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厚存纳米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48/00 | 分类号: | A61K48/00;A61K9/51;A61K47/18;A61K47/10;A61K39/00;A61P31/16;A61P35/00;B82Y5/00;B82Y30/00;C12N15/87 |
代理公司: | 广东品安律师事务所 44420 | 代理人: | 刘井 |
地址: | 518107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凤凰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泊洛沙姆 泊洛沙胺 peg 组合 复合物 纳米 | ||
泊洛沙姆和/或泊洛沙胺与PEG脂质组合的阳离子复合物纳米粒,涉及基因治疗领域,其包括泊洛沙姆和或泊洛沙胺与PEG脂质。所述阳离子复合物纳米粒包括Tetronic®904、Pluronic®L‑64、Tetronic®304、Tetronic®90R4、Tetronic®704、Tetronic®701、Pluronic®17R4、Pluronic®P‑85、Pluronic®L‑31、Pluronic®L‑61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阳离子复合物纳米粒作为核酸载体比病毒载体成本低,便于质量控制,比一般纳米载体转染效率高,毒性小,生物相容性好,在体外实验中给药后无需换液,特别适合离体细胞的转染,体内体外转染均有效,且制备简单,创造性地解决了核酸尤其是mRNA安全高效地在体内外递送的难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因治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核酸递送的泊洛沙姆和/或泊洛沙胺与脂质组合的阳离子复合物纳米粒,以及制备这种阳离子复合物纳米粒的方法,及其用于体内外细胞基因转染的用途,及其在疫苗新药领域的应用。
背景技术
基因治疗是指将外源治疗性基因导入靶细胞,以纠正或补偿因基因缺陷和异常引起的疾病,以达到治疗目的。基因递送是通过递送技术将有生物活性的外源治疗性基因递送至病人的受体细胞中,并使外源治疗性基因翻译产生蛋白多肽从而治疗某种疾病。基因转染是一种将具生物功能的核酸转移或运送到细胞内并使核酸在细胞内维持其生物功能的技术。近年来,随着基因的体外合成技术、载体技术和编辑技术等生物技术的成熟,基因治疗时代已经正式来临。此前,美国FDA批准了Alnylam Pharmaceuticals公司的两款基于RNA干扰(RNAi)技术的基因治疗药物Onpattro和Gilvaari,它们分别用于治疗遗传性甲状腺素转运蛋白淀粉样变性(hereditary transthyretin amyloidosis hATTR)多发神经病变和急性肝卟啉症(AHP),这在基因治疗领域的新药开发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然而在另一领域,随着如蛋白替代疗法、蛋白补充疗法、癌症和传染病的疫苗接种等更多关于mRNA应用场景的发现,人们开始着手克服mRNA的缺点如体内外稳定性、短半衰期和不利的免疫原性等,以挖掘其更多的功能。与DNA基因疗法相比,IVTmRNA疗法有自己的优势。IVTmRNA不需要进入细胞核就能发挥作用;相比之下,DNA疗法需要进入细胞核转录成RNA。这主要是由于mRNA是在细胞质起作用,不需要穿越难以逾越的细胞核膜,因此mRNA不会整合进入靶细胞的基因组,也就不存在插入诱变的风险。基于mRNA的疗法和药物开发引起了科学家与投资者的广泛兴趣。
疫苗一般分为两类:预防性疫苗和治疗性疫苗。预防性疫苗主要用于疾病的预防,接受者为健康个体或新生儿;治疗性疫苗主要用于患病的个体,接受者为患者,如肿瘤患者。预防性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立克次氏体、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转基因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疫苗保留了病原菌刺激动物体免疫系统的特性。当动物体接触到这种不具伤害力的病原菌后,免疫系统便会产生一定的保护物质,如免疫激素、活性生理物质、特殊抗体等;当动物再次接触到这种病原菌时,动物体的免疫系统便会依循其原有的记忆,制造更多的保护物质来阻止病原菌的伤害。肿瘤疫苗属于治疗性疫苗,其工作原理是将肿瘤细胞、肿瘤相关蛋白或多肽、表达肿瘤抗原的基因等,导入患者体内,克服肿瘤引起的免疫抑制状态,增强免疫原性,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诱导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从而达到控制或清除肿瘤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厚存纳米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厚存纳米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029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