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纤形状进行测量的实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03172.7 | 申请日: | 2020-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76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秦晓飞;徐敏敏;赵颖;蔡锐;刘燕;张学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11/24 | 分类号: | G01B11/2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徐颖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 形状 进行 测量 实现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纤形状进行测量的实现方法,光纤的表面等间距的安装不同的立体视觉定位标签;用摄像头标定的方法获取摄像头的内外参数以及多个摄像头的位置关系;利用多目摄像头获得视觉定位标签的图像,将获得的图像送到计算机系统通过计算得到每个视觉定位标签的位置和姿态,从而得到光纤的形状;使用给定光源作为输入光输入光纤,经过测量得到光纤的输出光;使用深度学习的方法拟合光纤的输入光和输出光与光纤形状的对应关系,从而得到光纤在输入光和输出光条件下形状传感模型。本发明方法可以在已知输入光和输出光的条件下直接得到光纤的形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光纤形状进行测量的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光纤是光导纤维的简称,是利用全反射原理使光沿着弯曲路径传播的光学元件。光纤是由纤芯和包层组成,纤芯由某种玻璃或者塑料制成,包层通常也是由玻璃或是塑料制成,包层外面还会有一层塑料保护外套。光通常在光纤中传输,光纤的导光能力取决于纤芯和包层的折射率,通常包层的折射率稍小于纤芯的折射率,从而可以将光信号封闭在纤芯中传输,起到保护纤芯的作用。细微的光纤封装在护套中,使其能够弯曲而不至于断裂。利用光纤的可靠性高、成本低等优点,以前通常将光纤用在通信方面,把要传递的信号调制成光信号沿光纤传递出去,在接收端再把光信号解调得到原信号。因为光纤的特性,现在光纤的运用越来越广,使用时利用的是光纤传输信号和能弯曲的特性,可以将光纤嵌入到柔性手术器械里,用于手术导航系统。因此对于光纤在测量时的形状也很重要。
在视觉定位领域中,通常使用的是双目或者多目摄像头。双目立体视觉是基于视差原理并利用成像设备从不同的角度获取被测物体的两幅图像,通过计算图像对应点的位置偏差,来获取物体三维几何信息的方法。或者也可以使用单目摄像机从不同角度获得被测物体的两幅图像,基于视差原理计算其三维几何信息。获取三维空间中某点的三维坐标,需要在左右两个摄像机像面上都存在该点的相应点,并找到空间中该点在左右两个摄像机像面上的相应点,通过摄像机标定获取摄像机的内外参数,就可确定这个点的三维坐标。有时会因为其它的原因一个摄像头被挡住了,为提高测量的精度也会使用多目摄像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光纤运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光纤形状进行测量的实现方法,使用一种对形状敏感的光纤,利用多目视觉定位的方法测量出光纤的形状,并对光纤的输入光和输出光进行测量,将输入光和输出光作为已知信息和光纤形状进行拟合,得出对应关系,从而可以在已知输入光和输出光条件下直接得到光纤形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光纤形状进行测量的实现方法,将待测量的光纤的表面安装等间距多个不同的视觉定位标签并将这多个视觉定位标签进行标号;数个多目摄像头有序的排列在待测光纤的周围,每个多目摄像头从不同的角度获取被测光纤的图像送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系统通过计算对应点的位置偏差获取物体三维几何信息;将给定的光纤输入光和由输出光测量设备得到的光纤输出光送到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系统拟合得到输入光和输出光与光纤形状的对应关系,多次改变待测光纤的形状重复上述步骤,得到待测光纤在已知输入光和输出光条件下的形状传感模型。
所述光纤形状进行测量的实现方法,多次改变光纤的形状,使用多目视觉定位方法对光纤的形状进行测量,并多次测量光纤的输入光和输出光,使用深度学习的方法拟合输入光和输出光与光纤形状的对应关系,从而得到该光纤在输入光和输出光条件下的形状传感模型,实际进行形状测量时,在已知输入光和输出光条件下,可直接使用建立的形状传感模型得到光纤的形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光纤形状进行测量的实现方法,具有高精度、高效性、高灵敏度等优点,可以在已知输入光和输出光条件下通过拟合的模型直接得到光纤的形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光纤形状进行测量的实现方法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方法中光纤标签图;
图3为本发明光纤形状进行测量的实现方法工作流程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031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