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窥镜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03415.7 | 申请日: | 2020-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578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森本康彦;冈田知;福泽常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B1/012 | 分类号: | A61B1/012;A61B1/015;A61B1/018;A61B1/07;A61B8/1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刘建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窥镜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因夹持处置器具而产生的前端部主体的随时间的劣化的内窥镜。该内窥镜具备设置于插入部前端的前端部主体,前端部主体具有:立起台容纳空间形成壁,形成朝向与插入部的长度轴方向垂直的方向开口的立起台容纳空间;导出部,具有朝向立起台容纳空间内部开口的处置器具导出口;及立起台,在立起台容纳空间内,设置成在立起位置与倒伏位置之间以旋转轴为中心旋转自如,且具有引导处置器具的导向面,立起台容纳空间形成壁具有立起台容纳空间的开口侧的开口壁部,在开口壁部中,立起台位于立起位置时与导向面对置的对置壁部由比除对置壁部以外的其他壁部更硬的材质构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窥镜,尤其涉及一种具备使从开口部导出的处置器具立起的立起台的内窥镜。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如下技术,即,在内窥镜中,在插入于体腔内的插入部的前端部主体设置有立起台及立起台容纳空间,通过立起台使插入贯通处置器具插通通道而从立起台容纳空间的开口部导出的处置器具立起,并且变更立起台的立起角度而调整处置器具的导出方向。
例如,下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为了以仰角方式使处置器具从处置器具插通软管朝向连接管顺畅地前进,而在固定连接管及处置器具插通软管的固定套管中设置有突起部的内窥镜。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为了抑制剖面直径不同的处置器具的晃动,而在处置器具插通孔的内表面形成有小于处置器具插通孔的开口宽度的第2导槽的内窥镜。并且,专利文献3中记载有通过在抬起台容纳凹部的前壁形成挠性线状处置器具穿过的缺口以提高了挠性线状处置器具的突出方向的自由度的超声波内窥镜。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2017-086399号公报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8/07979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6223723公报
内窥镜与穿刺针、导丝及支架等各种处置器具一同使用。例如,通过穿刺针对囊肿进行穿刺,其中穿过导丝,将导丝作为导向留置支架,由此将囊肿内物质排出至消化管内的治疗方法逐渐普及。
然而,在将导丝作为导向而拔出处置器具(穿刺针)时,与穿刺针一同导丝也会移动,从而导丝脱离囊肿的情况时有发生。若导致导丝脱离,则拔出穿刺针之后,无法将导丝作为导向而在所期望的位置上留置支架。并且,因重新进行导丝的设置,而成为手技长时间化的主要原因。
并且,进行如下操作,即,通过立起台与前端部主体来夹持导丝,提高导丝的滑动阻力,以抑制导丝脱离穿刺位置。内窥镜在前端部主体内具有与观察光学系统连接的电缆,并且超声波内窥镜在前端部搭载超声波振子,该超声波振子由50V左右的高电压驱动。因此,从电气安全的观点考虑,前端部主体通常由树脂部件构成。
另一方面,在处置器具中,有如穿刺针由不锈钢等金属管形成的处置器具,若要以弯曲刚性高的立起台来使其立起,则需要较大的立起力。立起力(通过立起台使穿刺针弯曲的力)越大,越能够使穿刺针的穿刺角度的宽度扩大,从而能够进行更广范围的穿刺,但若要提高立起力,则穿刺针被与立起台对置的前端部的树脂部分按压而造成损伤,因此存在无法提高立起力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由穿刺针及导丝等处置器具引起的前端部主体的磨削并且抑制随时间的劣化的内窥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胶片株式会社,未经富士胶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034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