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类钙钛矿层状结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03447.7 | 申请日: | 2020-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67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陆亚林;唐浩文;彭冉冉;陈泽志;王建林;黄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26 | 分类号: | C04B35/26;C04B35/475;C04B35/622;H01F1/4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付丽 |
地址: | 230026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类 矿层 结构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如式(Ⅰ)所示的类钙钛矿层状结构化合物,
Bi8Fe3-xMxTi2O20Q (Ⅰ);
M选自Co、Ni、Mn和Cr中的一种或多种;Q选自Cl或Br;
所述x取值范围为0.1~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类钙钛矿层状结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M为Co,Q为Cl。
3.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如式(Ⅰ)所示的类钙钛矿层状结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按照配比将铋源化合物、钛源化合物、M源化合物、铁源化合物和Q源化合物混合,得到混合粉体;
B)将所述混合粉体预烧,得到预烧粉体;
C)将所述预烧粉体烧结,得到如式(Ⅰ)所示的类钙钛矿层状结构化合物;
Bi8Fe3-xMxTi2O20Q (Ⅰ);
M选自Co、Ni、Mn和Cr中的一种或多种;Q选自Cl或Br;
所述x取值范围为0.1~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铋源化合物选自氧化铋或硝酸铋;所述钛源化合物为二氧化钛;所述M源化合物为钴源化合物,选自三氧化二钴或硝酸钴;所述铁源化合物选自三氧化二铁或硝酸铁;所述Q源化合物为氯源化合物,选自氧氯化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烧的升温速率为3~5℃/min,所述预烧的温度为700~800℃,所述预烧的时间为5~10h。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具体为:
C1)将所述预烧粉体升温至750~850℃,得到一次烧结体;
C2)将所述一次烧结体在加压条件下继续升温至800~850℃保温保压,得到如式(Ⅰ)所示的类钙钛矿层状结构化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1)中,所述升温的速率为1~5℃/min;步骤C2)中,所述升温的速率为0.5~2℃/min。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2)中,所述加压条件的加压速率为0.1~0.5KN/min,所述保温保压的保压的压力为8~14KN,所述保温保压的时间为3~6h。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预烧后还包括依次进行的冷却、研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0344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输入装置以及输入系统
- 下一篇: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