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入口冰箱及冰箱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03750.7 | 申请日: | 2020-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96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吴旼奎;崔圭宽;吕寅善;卢良焕;尹睿槽 | 申请(专利权)人: | LG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5D23/10 | 分类号: | F25D23/10;F25D21/14;F25D23/02;F25B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刘久亮;黄纶伟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入口 冰箱 | ||
1.一种入口冰箱,该入口冰箱包括:
机柜,所述机柜被配置为延伸穿过门或壁,所述机柜在其中包括用于储存物品的储存隔室;
壳体,所述壳体位于所述机柜的下侧;
室外侧门,所述室外侧门联接到所述机柜的室外部分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储存隔室;
室内侧门,所述室内侧门联接到所述机柜的室内部分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储存隔室;
冷空气供应器,所述冷空气供应器安装在所述储存隔室的底部并且被配置为向所述储存隔室供应冷空气,所述冷空气供应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由所述壳体和所述机柜的所述下侧限定的空间中;以及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所述冷空气供应器的操作,
其中,所述冷空气供应器包括:
热电元件,所述热电元件具有面向所述储存隔室的吸热表面和与所述吸热表面相对的发热表面;
冷槽,所述冷槽与所述吸热表面接触;
吸热风扇,所述吸热风扇布置在所述冷槽上方;
热槽,所述热槽与所述发热表面接触;
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布置在所述热槽下方;以及
第一吸收垫和第二吸收垫,所述第一吸收垫和所述第二吸收垫分别设置在所述冷槽的第一边缘部分和第二边缘部分处,以吸收在所述冷槽的表面上产生的冷凝水,
其中,所述冷槽包括:
槽主体,所述槽主体与所述吸热表面接触;以及
多个热交换翅片,所述多个热交换翅片从所述槽主体的上表面沿纵向突出,
其中,所述第一吸收垫和所述第二吸收垫分别位于所述槽主体的左侧和右侧,
其中,所述多个热交换翅片被配置为沿着所述槽主体的左右方向纵向延伸,并且在所述槽主体的前后方向上彼此间隔开,
其中,所述第一吸收垫和所述第二吸收垫被配置为分别从左侧和右侧沿与所述多个热交换翅片相交的方向横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口冰箱,其中,所述槽主体包括:
下主体,所述下主体与所述吸热表面接触;以及
上主体,所述上主体在所述下主体上方,所述上主体的面积大于所述下主体的面积,
其中,所述第一吸收垫和所述第二吸收垫分别从所述上主体的左侧和右侧突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入口冰箱,所述入口冰箱还包括分别位于所述上主体的左侧和右侧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
其中,所述第一吸收垫和所述第二吸收垫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入口冰箱,其中,所述第一吸收垫和所述第二吸收垫中的每者的上表面与所述上主体的所述上表面共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入口冰箱,其中,所述第一吸收垫和所述第二吸收垫中的每者的上表面低于所述上主体的所述上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入口冰箱,其中,所述上主体的所述左侧包括第一插入凹槽,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部分插入所述第一插入凹槽中,并且
其中,所述上主体的所述右侧包括第二插入凹槽,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部分插入所述第二插入凹槽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口冰箱,其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控制所述冷空气供应器以提供除霜模式,在所述除霜模式下,所述控制器:
向所述吸热风扇提供电力供应;
停止向所述热电元件供应电力;并且
停止向所述散热风扇供应电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入口冰箱,其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在从停止向所述热电元件和所述散热风扇供应电力的时间点起经过设定时间之后,恢复向所述热电元件和所述散热风扇供应电力。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口冰箱,其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控制所述冷空气供应器以提供除霜模式,在所述除霜模式下,所述控制器:
停止向所述冷空气供应器供应电力;并且
在从所述控制器停止向所述冷空气供应器供应电力的时间点起经过第一设定时间之后,向所述热电元件供应反向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G电子株式会社,未经LG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0375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传感器模块、传感器系统及惯性传感器的异常判定方法
- 下一篇:鞍乘型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