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离废水中氯化物和磷酸盐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03927.3 | 申请日: | 2020-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80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袁良国;李志清;庞立飞;宋伟;李盼盼;王峰;杨海龙;孙国杰;时成义;梁倩;魏继宽;姜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潍坊润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贾波 |
地址: | 262737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 水中 氯化物 磷酸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离废水中氯化物和磷酸盐的方法,该方法向废水中加入浓磷酸,使氯化物转变为氯化氢;采用蒸馏的方式将氯化氢蒸出,在蒸馏的后期向废水中补加水,以充分蒸馏出废水中的氯化氢;将剩余废水浓缩、降温析晶,得到磷酸盐。本发明整个过程不但实现了磷酸盐与氯化物的有效分离,且操作简单易行,得到的稀盐酸可用于后期生产中调节溶液pH或出售,得到的磷酸盐可作为副产出售,实现了废物的零排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离废水中氯化物和磷酸盐的方法,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含混盐的工业废水主要来自化工行业,具有品种繁多、成分复杂、环境危害大、处理成本高等特点。目前处理高盐废水的方法主要有:高温处理、溶剂萃取、重结晶分离、多效蒸发及MVR等。高温处理和溶剂萃取主要是去除混盐中的有机物,但无法实现混盐的分离,特别是对溶解度相差不大的混盐来说尤其不适应;重结晶分离适用于溶解度相差较大的盐分离,对溶解度相差小的盐无法实现有效分离;多效蒸发和MVR主要适用于含单一盐的废水。
专利CN 109607503A中提出了一种磷酸盐资源化的处理方法,需要将磷酸盐加热到300~500℃,去除盐中有机物,此方法能耗较大,在实际生产中,不建议采用此方法。
专利CN 108675529A中介绍了一种处理磷酸盐废水的方法,主要是向水中投加金属阳离子,生成磷酸盐沉淀,从而去除废水中的磷酸盐,此方法对于磷酸盐含量较高的废水来说,需要加入的金属阳离子较多,投资成本较高,且为保证磷酸盐无残余,则需稍过量的加入金属阳离子,导致对水体的二次污染,因此对磷酸盐含量较高的废水来说不可行。
孙椿年(孙椿年;磷酸盐废水的处理方法[J];工业用水与废水;1988年03期)提出通过投加钙盐来去除废水中的磷酸盐的方法,此方法产生的钙沉淀颗粒较小,容易堵塞管道,不易过滤;且引进的钙盐浓度不好把控,会对水体产生二次污染。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离废水中氯化物和磷酸盐的方法,该方法将废水中的氯化物和磷酸盐进行了有效的分离,转化成了工业应用价值高的盐酸溶液和磷酸盐,且整个处理过程操作简单、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符合绿色环保发展的要求。
本发明是针对含有氯化物和磷酸盐的废水提出的,通过先分离氯化物再分离磷酸盐的顺序实现了这两者的分离和回收。向废水中加入浓磷酸,使废水中的氯化物转变为氯化氢,然后通过蒸馏的方式分离出氯化氢,得到工业应用范围广的盐酸溶液,然后通过浓缩降温析晶的方式可以得到纯度高的磷酸盐产品。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无二次污染产生,回收得到了工业应用价值大的盐酸溶液和磷酸盐,经济和环保价值高。
本发明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分离废水中氯化物和磷酸盐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含有氯化物和磷酸盐的废水,向废水中加入浓磷酸,使氯化物转变为氯化氢;
(2)采用蒸馏的方式将氯化氢蒸出,在蒸馏的后期向废水中补加水,以充分蒸馏出废水中的氯化氢,所得馏分冷凝,得盐酸溶液;
(3)将剩余废水浓缩、降温析晶,得到磷酸盐。
本发明方法适用的废水,指的是废水中主要成分为磷酸盐和氯化物的废水,除此之外废水中还可以含有一些有机物或者其他少量的无机盐,但是这些有机物或其他无机盐的存在应该不影响该方法的实施,即这些有机物或其他无机盐可以通过现有方法中已知的方式去除,以使本发明上述方法的步骤能够实施。优选的,本发明方法适合磷酸盐浓度为10~20wt%、氯化物浓度为1~10wt%的废水。所述废水中的磷酸盐,可以是磷酸钠、磷酸钾、磷酸铵等可溶性磷酸盐,这些磷酸盐都是比较好的工业原料,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可以作为副产品出售。所述废水中的氯化物,可以是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铵等可溶性氯化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潍坊润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潍坊润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039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