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太阳能板、基于太阳能板提供电源的方法及共享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04022.8 | 申请日: | 2020-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14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杨磊;何庆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钧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40/30 | 分类号: | H02S40/30;H02J7/35;H02S10/40;B62J9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汪家瀚 |
地址: | 201199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基于 提供 电源 方法 共享 车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能板、基于太阳能板提供电源的方法及共享车辆。该太阳能板包括:电能转换系统、电压调节系统以及电源输出系统,其中:电能转换系统,包括至少两个电能转换模块,其中,每个电能转换模块包括电池片和导电焊带;电压调节系统,包括与所述电能转换系统中所述电能转换模块个数相同的升降压模块,升降压模块分别与电能转换模块连接,用于将电能转换模块转换得到的电压进行升降调节,得到标准电压;电源输出系统,用于提供电源输出通道,电源输出通道用于将电压调节系统得到的标准电压输出至智能锁电池。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在共享车辆太阳能板大部分局部遮挡情况下,仍然能发挥充电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板、基于太阳能板提供电源的方法及共享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在城市生活中,大家的出行方式不仅仅依赖于城市公共交通,随着绿色出行的理念得到越来越多的用户的认可,人们已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避免驾车出行,而是采用公共交通出行。对于公共交通无法抵达,或者出行距离较近不适合公共交通的情况下,大多数用户选择骑行方式。这种骑行的方式不仅便利,同时也为用户节约了宝贵的时间,同时还能够为用户提供户外锻炼的机会,提高了用户的出行体验以及增多了用户对出行方式的选择。
目前随着对单车的需求越来越高,共享单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必备方式之一。共享单车是一些企业在园区、校园、居民区和其他有一定人流量的交通汇聚地点,通过大家在平台上进行租赁,实现共享的交通工具。共享单车提供了单车分时共享租赁服务,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的商业形态。
然而共享单车企业在单车运营中,出现了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即,共享单车用于给智能锁充电的太阳能板,因为设置在车篮底部,表面平整且位置比较醒目,时常会被商贩们用小广告贴住,有的甚至车篮内的一块太阳能板贴了几张广告纸。由于贴上去的广告纸,遮挡了光照,导致了太阳能板不能正常的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给智能锁电池供电,或者会导致供电效率大大降低,不足以共享单车的智能锁的电池的正常使用。目前,市面上大多的太阳能板采用的是晶硅电池串联发电,例如十串或十二串硅晶电池串在一起组成一个供电系统,由于硅晶电池的特殊性,只要串联在其中的一片硅电池片被遮挡,则整个串连供电系统就会受该电池片影响不能发电,或者发电效率降低。进而智能锁电池存电耗完情况下就会由于不能及时进行自动充电,导致用户无法正常的开关智能锁进行骑行或者泊车,甚至会出现共享单车企业的单车失联等问题,不能进行正常的车辆运营操作。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太阳能板,能够在部分被广告纸遮挡的情况下,无法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提供给共享车辆的智能锁电池,导致的太阳能板无法提供电源或者提供电源的效率低下的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将共享车辆的太阳能板电池片的排列顺序进行重新组合,分几块独立的区域,然后对每一块区域的电池片,通过升降压模组,组成独立的电池系统,将电压调整到需要的额定值后,对分开的独立区域电压进行合并再给系统进行供电,以上方法很好的解决了市面上绝大多数场合下因太阳能板表面被贴广告纸而导致的太阳能板失效或效率降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太阳能板、基于太阳能板提供电源的方法及共享车辆。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中,该太阳能板包括:电能转换系统、电压调节系统以及电源输出系统,其中:
所述电能转换系统,包括至少两个电能转换模块,其中,每个电能转换模块包括电池片和导电焊带,所述电池片按照第一方向排列,所述导电焊带按照第二方向排列,并将所述电池片串联;
所述电压调节系统,包括与所述电能转换系统中所述电能转换模块个数相同的升降压模块,所述升降压模块分别与所述电能转换模块连接,用于将所述电能转换模块转换得到的电压进行升降调节,得到标准电压;
所述电源输出系统,用于提供电源输出通道,所述电源输出通道用于将所述电压调节系统得到的标准电压输出至智能锁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钧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钧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040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凝土浇筑车
- 下一篇:基于参数检测的主动抗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