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探轮标定试验台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04232.7 | 申请日: | 2020-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267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马运忠;张玉华;熊龙辉;李培;钟艳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基础设施检测研究所;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北京铁科英迈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9/30 | 分类号: | G01N29/30;G01N2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韩嫚嫚;赵燕力 |
地址: | 10008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标定 试验台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探轮标定试验台,该探轮标定试验台包括:圆形转盘,其顶部设有呈圆环形的标定用钢轨,所述标定用钢轨设有人工伤损;基座,其设于所述圆形转盘的下方;电动机,其安装于所述基座;主轴,所述主轴的下端与所述电动机连接,所述主轴的上端与所述圆形转盘连接,所述电动机通过所述主轴带动所述圆形转盘旋转;至少一个所述探轮安装装置,其用于承载待标定试验的探轮,使所述探轮与所述标定用钢轨配合。通过本发明,实现了对较高速检测工况下的探轮进行标定试验,并减少了标定试验过程中试验台的震动所产生的干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轨超声波探伤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探轮标定试验台。
背景技术
在役钢轨的探伤是确保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CN203793342U公开了一种钢轨探伤车,探轮是钢轨探伤小车的重要检测部件,探轮沿钢轨运动时,向钢轨发射进行探伤的超声波,并接收反射回来的超声波。
探轮内安装有多个不同角度的超声波晶片,可以实现超声波晶片高速、稳定地进行超声波发射与接收;超声波晶片的安装角度直接影响超声波传播方向,决定了钢轨缺陷检测效果;另外,探轮内注入耦合液以保证超声波顺利发射到钢轨内部并接收发射回波。
超声波高速钢轨探伤车通常以80km/h的速度对钢轨进行探伤检查。在探伤车高速运行的工况下,探轮的整体性能良好是保证超声波高速探伤检测的基础。为了完整评价探轮的整体性能,需要对探轮进行的标定试验。
现有的探轮的标定试验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在实际钢轨线路上制作人工伤损,探伤车带动探轮沿具有人工伤损的钢轨线路运动,来对探轮进行标定,该方式占用实际钢轨线路,占用资源多,实现难度较大;第二种方式,采用实验室内部制作试验台,来实现探轮在实际检测工况中类似的环境,对探轮作标定试验。
CN104267099B提及了两种结构形式的实验室中的试验台。第一种结构形式(请参阅CN104267099B说明书附图2),呈直线状,直线钢轨试块相对于探轮沿直线运动。第二种结构形式(请参阅CN104267099B说明书附图1),呈圆环状,环形钢轨相对于探轮作旋转运动,来模拟探轮沿钢轨运动。
但是,对于第一种结构形式,由于实验室的空间受限,直线状的试验台的长度也受到限制,直线钢轨试块的最大运动速度难以达到80km/h,因此无法模拟探轮的高速检测工况。对于第二种结构形式,CN104267099B中提及的圆环状的试验台,在实际试验过程中,环形钢轨在作旋转运动以模拟探轮沿钢轨运动时,环形钢轨常发生较大振动,容易对探轮的标定试验造成干扰,影响了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探轮标定试验台,以实现对较高速检测工况下的探轮进行标定试验,并减少标定试验过程中试验台的震动所产生的干扰。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探轮标定试验台,包括:圆形转盘,其顶部设有呈圆环形的标定用钢轨,所述标定用钢轨设有人工伤损;基座,其设于所述圆形转盘的下方;电动机,其安装于所述基座;主轴,所述主轴的下端与所述电动机连接,所述主轴的上端与所述圆形转盘连接,所述电动机通过所述主轴带动所述圆形转盘旋转;至少一个所述探轮安装装置,其用于承载待标定试验的探轮,使所述探轮与所述标定用钢轨配合。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动机包括定子和转子,所述转子套设于所述主轴外。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子与所述主轴之间设有胀紧套。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定子固定于基座;所述转子通过轴承安装于所述定子。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探轮安装装置包括升降机构和安装于所述升降机构的探轮夹持机构,所述探轮夹持机构用于夹持所述探轮,所述升降机构用于带动所述探轮夹持机构和所述探轮上下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基础设施检测研究所;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北京铁科英迈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基础设施检测研究所;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北京铁科英迈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042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