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金属成型和冲压加工模具的模具板坯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04416.3 | 申请日: | 2020-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788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忠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源富马硬质合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7/10 | 分类号: | C22C37/10;C22C37/08;C22C33/08;C21D1/26;C21D5/00;B21D37/01 |
代理公司: | 惠州华茂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28 | 代理人: | 赵莹 |
地址: | 517583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金属 成型 冲压 加工 模具 材料 | ||
一种用于金属成型和冲压加工模具的模具板坯材料,配方包括:铁、碳、硅、锰、铌、钛、钼、铬、铕、镍、碳化钨和碳化钛,各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分别是:88%~92%铁、3%~4%碳、1.5%~2.5%硅、0.5%~0.8%锰、0.7%~0.8%铌、0.2%~0.4%钛、0.6%~1%钼、0.2%~0.5%铬、0.2%~0.5%铕、1%~2%镍和1%~2%碳化钨;将所述原料依次进行称料、混合、熔融、浇铸、退火,得到模具板坯材料;该模具板坯材料,配方材料较为常见,利于后期采办,材料中钼的加入,提高了铁的强度和耐磨性能,采用铌和钛进行合金加强,提升了模具板坯整体的结构强度;成品所得模具板坯具有力学性能优良、硬度高和抗腐蚀性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板坯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金属成型和冲压加工模具的模具板坯材料。
背景技术
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其中市场上用于金属成型的冲压加工模具得到广泛的使用;冲压模具制件的过程是靠上、下模具的相对运动来完成的,随着零件要求的提高,这也对制造模具板坯的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模具板坯的材料多为铸铁,但普通的铸铁模具强度、导热性能、抗氧化和耐磨性差,而且寿命低,不能很好的满足现有市场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金属成型和冲压加工模具的模具板坯材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金属成型和冲压加工模具的模具板坯材料,配方包括:铁、碳、硅、锰、铌、钛、钼、铬、铕、镍、碳化钨和碳化钛,各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分别是:88%~92%铁、3%~4%碳、1.5%~2.5%硅、0.5%~0.8%锰、0.7%~0.8%铌、0.2%~0.4%钛、0.6%~1%钼、0.2%~0.5%铬、0.2%~0.5%铕、1%~2%镍和1%~2%碳化钨;将所述原料依次进行称料、混合、熔融、浇铸、退火,得到模具板坯材料。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称料过程中由以下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进行称取:88%~92%铁、3%~4%碳、1.5%~2.5%硅、0.5%~0.8%锰、0.7%~0.8%铌、0.2%~0.4%钛、0.6%~1%钼、0.2%~0.5%铬、0.2%~0.5%铕、1%~2%镍和1%~2%碳化钨。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称料后分别将原料加入到球磨机中进行粉碎,粉碎后通过40~50目筛网进行过滤得到粉料。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混合过程中将粉碎得到的粉料加入到混料机中,并加入适量的水进行均匀混料。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混合过程中混料机的搅拌时间为25-30min,搅拌速度为200-400rpm。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熔融过程中对混合金属粉料通过高温熔炉进行熔融,得到合金金属液用于后期浇铸。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熔融过程中的温度为1450-1550℃的。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浇铸过程中的温度为1300-1380℃的。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退火过程为退火炉内加温至650℃,保温4-5h,然后随冷却至220℃,再打开炉门,冷却至常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模具板坯材料,配方材料较为常见,利于后期采办,利于后期铸造成型,材料中钼的加入,提高了铁的强度和耐磨性能,采用铌和钛进行合金加强,提升了模具板坯整体的结构强度;成品所得模具板坯具有力学性能优良、硬度高和抗腐蚀性好的优点,能很好的满足现有市场的需要。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源富马硬质合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源富马硬质合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044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