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线缆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04541.4 | 申请日: | 2020-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928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金联立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H01B13/02;H01B13/14;H01B13/24 |
代理公司: | 苏州衡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9 | 代理人: | 仲昌民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缆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缆生产工艺,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单丝拉制:在常温下将铜杆材利用拉丝机通过一道或多道拉伸模具的模孔;S2、单丝退火;S3、导线绞制;S4、绝缘挤出;S5、成缆:将绞制导线芯的外部与绝缘层之间填充绝缘物料,采用无退扭方式将所述S4得到的线缆绞合为圆形;S6、挤包内护套:在绝缘层和绝缘物料之间挤包内护套,内护套包括隔离套内护层和绕包内护层;S7、挤包外护套:利用挤塑机直接挤包塑料外护套;本线缆生产工艺得到的单丝铜线质量得到提升,能够保证导线芯之间尽可能的具有大接触面积,能够提高线缆的导电率,并保证了线缆外部的平整性和精度,提高了线缆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缆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线缆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线缆是光缆、电缆等物品的统称。线缆的用途有很多,主要用于控制安装、连接设备、输送电力等多重作用。其中铜芯线缆应用最为广泛。
参照现有公开号为CN104319019A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线缆的生产工艺,它包括以下步骤:选用直径为0.1-0.6mm的镀锡铜丝为线芯;通过束丝机将若干根镀锡铜丝进行绞合;使用绝缘材料通过挤塑机将导体进行真空隔离和包裹,待芯线完成后,用蒸汽进行蒸制,蒸制时间为4-5小时;按要求对多股芯线绞合成线缆;用绕包机在芯线外包覆一层铝箔;再用编织机在铝箔外面编织一层铝镁合金丝;编织层外面再包覆一层聚脂带;最后在芯线最外面直接用挤塑机包塑料保护层。
上述的线缆的生产工艺具有提高了生产效率的优点。但是上述的这种线缆的生产工艺依旧存在着一些缺点,如:一、未提供铜丝的制造工艺,且普通铜丝在制造生产时多采用拉拔方式进行,在拉拔时只依靠其自身产生热量达到低温回火的目的,导致铜丝内有的区域晶粒粗大,存在着应力集中,对线缆的传导性能也有影响;二、导线绞制过程对导线本身未作出控制,各个线芯之间容易存在较大间隙,影响导线绞制后的导电率;三、只生产了一层护套,导致线缆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较差。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线缆生产工艺,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线缆生产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单丝拉制:在常温下将铜杆材利用拉丝机通过一道或多道拉伸模具的模孔;
S2、单丝退火:将所述S1中单丝拉制得到的铜线通过热处理箱进行连续退火,热处理箱内设置两个退火区域,将单丝铜线在第一个退火区域内温度加热至240-260℃,第一个退火区域不控制气氛;单丝铜线在第二个退火区域内温度被加热至550-600℃,控制第二个退火区域内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低于1%;
S3、导线绞制:将所述S2单丝退火得到的多根铜线绞制为导线芯,在绞合导线芯的同时采用紧压形式,使截面为普通圆形的单根铜线变异为半圆、扇形、瓦形或紧压的圆形;
S4、绝缘挤出:挤包实心型绝缘层在所述S3得到的绞制导线芯外部,控制绝缘层的偏心度不大于5%,其中偏心度=(绝缘层厚度最大值-绝缘层厚度最小值)/(绝缘层厚度最大值+绝缘层厚度最小值)*100%;控制绝缘层外部轮廓的算术平均偏差Ra0.2;
S5、成缆:将绞制导线芯的外部与绝缘层之间填充绝缘物料,采用无退扭方式将所述S4得到的线缆绞合为圆形;
S6、挤包内护套:在绝缘层和绝缘物料之间挤包内护套,内护套包括隔离套内护层和绕包内护层;
S7、挤包外护套:利用挤塑机直接挤包塑料外护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金联立电线电缆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金联立电线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045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