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海绵城市的功能型雨水花园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04566.4 | 申请日: | 2020-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97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傅妍榕;贺坤;邹维娜;宰正浩;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浦东新区兴盛路基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0 | 分类号: | E03F5/00;E03F5/10;E03F1/00;E03B3/02;C02F9/14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贺姿;胡晶 |
地址: | 20023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海绵 城市 功能型 雨水 花园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海绵城市的功能型雨水花园,包括依次串联且高度逐级递减的多级折流区,多级折流区包括第一级折流区、若干个中间级折流区和最后级折流区,其中第一级折流区和中间级折流区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第一蓄水层和第一覆盖层,最后级折流区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第二蓄水层、第二覆盖层、种植土层、中砂过滤层、土工布、储渗层、砾石排水层及渗水管,第一覆盖层和第二覆盖层包含砾石和建筑垃圾颗粒,储渗层采用建筑垃圾;将建筑垃圾用于覆盖层和储渗层的建设,不但可以解决建筑垃圾的堆放难题,节省处置费用,减少环境污染,而且可利用绿地滞蓄雨水就地入渗,减小暴雨径流峰值和雨水外排,增加对地下水的回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公路工程建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海绵城市的功能型雨水花园。
背景技术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各国的城市化快速发展且呈迅速扩张态势,出现了两大城市问题,一是每年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二是城市雨洪问题日益严重。随着垃圾分类的深入进行,特殊垃圾处理将进入针对性处理时代,目前我国城市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工程建设会使建筑垃圾总量不断增加,如何排放和处理城市建筑垃圾已经成为建筑施工企业和环境保护部门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建筑垃圾具有资源化属性,将其经过资源化处置,95%以上可成为原材料应用到建设工程中去。许多发达国家如日本、德国的建筑垃圾资源化率已经高达90%以上,多采用回收加工再利用、粉碎再利用等方式。这样不仅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建筑垃圾堆放带来的危害,而且还能将其变成“绿色”建筑材料再用于工程建设,使城市建设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目前园林景观行业的从业者对于建筑废弃物的应用途径和合理使用还处于比较模糊的阶段,将建筑固体垃圾产生的再生建材科学的用于园林生态建设中,对园林景观建设的建筑材料体系进行完善,已经成为了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2014年10月中国“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提出,旨在以更加自然生态的方式解决城市内涝、初期雨水污染和河道黑臭等问题,雨水花园作为生物滞留设施的一种,不仅能够满足蓄渗要求还可以对雨水进行过滤净化,有效降低水中污染物的含量。目前国内外研究主要是城市固体垃圾在地形、园林建筑、道路桥梁及小品等方面的利用较多,但在土壤组分方面研究较少,特别是国内相关产品在市场上也很少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海绵城市的功能型雨水花园,实现当地的建筑废弃物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再利用,解决建筑垃圾的去处及良好的生态景观材料的来源两大现存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适用于海绵城市的功能型雨水花园,包括依次串联且高度逐级递减的多级折流区,所述多级折流区包括第一级折流区、若干个中间级折流区和最后级折流区,所述第一级折流区和所述中间级折流区之间、所述中间级折流区之间、所述中间级折流区与所述最后级折流区之间均设置有溢流隔墙,所述溢流隔墙上开设有溢流口;
所述第一级折流区和所述中间级折流区在素土地基层上表面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第一蓄水层和第一覆盖层,所述第一覆盖层包括砾石和建筑垃圾颗粒,所述第一覆盖层用于雨水过滤;
所述最后级折流区在素土地基层上表面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第二蓄水层、第二覆盖层、种植土层、中砂过滤层、土工布、储渗层、砾石排水层及渗水管,所述第二覆盖层包含砾石和建筑垃圾颗粒,所述储渗层采用建筑垃圾,所述第二覆盖层、所述中砂过滤层及所述储渗层均用于雨水过滤。
优选地,所述储渗层自上而下依次包括粗料层、中粗料层和细料层,所述粗料层的厚度为250~350mm,所述中粗料层的厚度为100~200mm,所述细料层的厚度为20~70mm。
优选地,所述储渗层的孔隙率为30%~45%,密度为1.4~1.8t/m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浦东新区兴盛路基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浦东新区兴盛路基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045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分量图片或视频编码概念
- 下一篇:干气溶胶等效复折射率参数化方案的构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