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筑大数据缓存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04864.3 | 申请日: | 2020-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248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周小平;刘振龙;高新傲 | 申请(专利权)人: | 盈嘉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盈嘉互联(上海)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嘉兴乌镇盈嘉千镇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前海盈嘉数据服务有限公司;深圳市盈嘉互联科技有限公司;佛山市盈嘉智慧空间科技有限公司;盈嘉互联(北京)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957 | 分类号: | G06F16/957;G06F12/123;G06F12/126;G06N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张睿 |
地址: | 100041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数据 缓存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筑大数据缓存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获取应用程序在历史时间段内访问MEC服务器层中MEC服务器的次数,根据每个所述MEC服务器被访问的次数获取所述MEC服务器层的状态;将所述MEC服务器层的状态输入预先训练的深度强化学习模型中,输出所述应用程序访问获取的建筑数据的内容项待缓存到的MEC服务器层中的MEC服务器;将所述内容项重新缓存到所述内容项待缓存到的MEC服务器中。本发明实施例优化建筑大数据的缓存性能,在建筑的生命周期中为应用程序提供可靠的服务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大数据缓存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是城市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资源和能源的主要消费者。在其生命周期中,建筑持续对自然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同时,环境影响和更严格的环境法规要求建筑行业更有效地管理资源。建筑大数据驱动的管理和决策是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关键。
建筑的生命周期可以持续数十年甚至数百年,包括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和建筑操作等。在这些过程中,每个建筑都涉及许多参与者,如建筑方、总承包商、分包商、材料和设备制造商、劳务公司、设计院、监督机构、政府部门,以及房地产公司和用户。这些参与者中的每一个都会产生并消耗一部分建筑数据。因此建筑行业在数据量和业务规模方面拥有大量的数据。为了确保一致性、完整性和准确性,通常使用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 Modeling,BIM)等技术来统一管理建筑大数据。建筑大数据的收集为建筑生命周期的各个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然而,庞大的建筑大数据也给应用带来了挑战。如果将所有建筑大数据存储在一个数据中心中,一方面,数据中心中大量的建筑大数据给数据检索和数据管理带来了挑战;另一方面,构造生命周期中的每个应用程序只运行一小部分建筑大数据,如果将来自应用程序的请求全部分配到同一数据中心,则需要对数据中心进行精心设计、实施和操作,以提供可靠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此任务涉及系统架构、网络、硬件和软件等方面,在技术上具有挑战性而且需要消耗大量成本。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将所有建筑大数据存储在一个数据中心,导致数据检索和管理困难,在提供可靠服务质量的情况下设计复杂,需要消耗大量成本的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筑大数据缓存方法及装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建筑大数据缓存方法,包括:
获取应用程序在历史时间段内访问MEC服务器层中MEC服务器的次数,根据每个所述MEC服务器被访问的次数获取所述MEC服务器层的状态;
将所述MEC服务器层的状态输入预先训练的深度强化学习模型中,输出所述应用程序访问获取的建筑数据的内容项待缓存到的MEC服务器层中的MEC服务器;
将所述内容项重新缓存到所述内容项待缓存到的MEC服务器中;
其中,所述应用程序访问的MEC服务器和所述应用程序访问获取的内容项所在的MEC服务器位于同一协作缓存域。
具体地,将每个所述MEC服务器被访问的次数输入预先训练的深度强化学习模型中,输出所述应用程序访问获取的建筑数据的内容项待缓存到的MEC服务器层中的MEC服务器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获取应用程序发送的数据获取请求样本,并将所述数据获取请求样本分配给MEC服务器层中的第一目标MEC服务器;
判断所述数据获取请求样本对应的内容项在所述第一目标MEC服务器所在的协作缓存域中是否命中;
根据命中结果对所述深度强化学习模型中策略函数的权重进行优化。
具体地,根据命中结果对所述深度强化学习模型中策略函数的权重进行优化的步骤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盈嘉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盈嘉互联(上海)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嘉兴乌镇盈嘉千镇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前海盈嘉数据服务有限公司;深圳市盈嘉互联科技有限公司;佛山市盈嘉智慧空间科技有限公司;盈嘉互联(北京)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盈嘉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盈嘉互联(上海)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嘉兴乌镇盈嘉千镇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前海盈嘉数据服务有限公司;深圳市盈嘉互联科技有限公司;佛山市盈嘉智慧空间科技有限公司;盈嘉互联(北京)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048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