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太秋甜柿早结丰产的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05593.3 | 申请日: | 2020-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39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全金成;黄金盟;江一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2/30;A01C1/00;A01C1/08;A01G13/00;A01C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王丹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秋甜柿早结 丰产 栽培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秋甜柿早结丰产的栽培方法,属于甜柿高效栽培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太秋甜柿早结丰产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野柿种子的浸种与催芽;步骤2:播种与育苗;步骤3:大田起垄;步骤4:砧木苗移栽;步骤5:砧木苗的栽培管理;步骤6:嫁接太秋甜柿;步骤7:嫁接后的栽培管理;步骤8:第三年开始试挂果。本发明采用野柿作为砧木来嫁接太秋甜柿,具有嫁接亲合性好、根系发育好、吸收水肥能力强、抗逆性强、植株生长快、甜柿产量高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太秋甜柿早结丰产的栽培方法,属于甜柿高效栽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全球柿总面积达102.99万公顷,其中中国(含台湾)93.88万公顷,占全球柿总面积的91.15%,其它国家如韩国、日本、西班牙等只占8.86%;全球柿总产量543.04万吨,其中中国(含台湾)398.89万吨,占全球柿总产量的73.45%,中国的柿总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第一。其中广西柿总产量为117.83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30%左右;其次是河北58.36万吨,占15%左右;第三是河南50.91万吨,占13%左右;第四是陕西38.21万吨,占10%左右;第五是福建23.51万吨,占6%左右。广西柿总面积和总产量在全国均居于首位,是中国最重要的柿产区。
广西种植的柿品种主要为涩柿,需要脱涩加工方可食用,如恭城月柿和华南牛心柿,总面积占95%以上。由于存在品种单一,上市时间过于集中,加工技术落后,栽培技术不规范,病虫发生严重等原因,广西柿产业效益总体不佳,仅能维持简单的生产和有限的加工,果农种柿的积极性不高。国内其它柿产区大多也存在类似情形。
根据柿果能否在树上自然脱涩及其性状遗传特点可将其分为两类:一类是表现质量性状遗传特点的完全甜柿(在市场上通常简称为甜柿),另一类是表现数量性状遗传特点的非完全甜柿。前者包括自然脱涩性状受显性基因控制的中国甜柿和自然脱涩性状受隐性基因控制的日本甜柿;后者包括种子的脱涩作用较大的不完全甜柿、种子的脱涩作用较小的不完全涩柿,以及不管种子有无均不能自然脱涩的完全涩柿。
我国主栽的国内柿品种均为完全涩柿,大面积栽培的甜柿品种均引自日本。甜柿伴随着果实成熟可以在树上完成自然脱涩,无需人工脱涩即可直接脆食,颠覆了传统的消费观念和食用习惯,越来越受消费者的喜爱,发展日本甜柿是改善我国柿品种结构的重要措施,理由如下:
(1)甜柿品质优良、无需人工脱涩可直接脆食。甜柿果皮薄,皮色橙红光亮,外表美观亮丽;果肉甜脆细腻,味甜可口。每100g甜柿鲜果肉中,可溶性糖高达22g-24g(涩柿为11.6g左右)、蛋白质0.57g-0.67g、脂肪0.28g-0.38g及丰富的尼克酸、维生素B1、B2、E、C和β胡萝卜素等,微量元素铁、锌、硒均高于涩柿,且保脆时间较涩柿长2-3倍,素有“晚秋佳品”之美称。与苹果相比,其含糖量高出十三倍,蛋白质高出六倍,维生素B高出十倍;最重要的是甜柿果实含有可溶性单宁低,不需人工脱涩,不复生返涩,耐储运,特别适宜观光农业开展果园采摘。
(2)甜柿产量高、效益好。甜柿栽后一般第三年投产,5-6年进入盛果期,最高每亩产量可达2500kg-4000kg。按目前国内甜柿鲜果收购价8-10元/kg计算(太秋甜柿2019年广西地头价达20-30元/kg),每亩产值可达3-4万元。国际市场潜力则更大,一是一些农业大国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等基本不生产甜柿,不会对我国甜柿出口形成竞争;二是尽管日本、韩国的甜柿产量较高,且质量较好,但均属农业小国,生产成本过高,对国内外甜柿市场难以形成太大竞争;三是甜柿作为一种益智、健康食品深受世界各国,尤其是东亚、港澳地区及东南亚国家消费者的喜爱,市场供不应求,出口价格远高于苹果和柑桔等传统水果,在日本,一个甜柿最高售价1000日元(折合人民币约70元)。甜柿还可加工成柿饼、柿片、柿花及柿醋等加工品,经济销售显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未经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055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