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致动器和用于制造致动器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05684.7 | 申请日: | 2020-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868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弗兰克·布赫瓦尔德;菲利普·哈布施;奥利弗·圣思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伊希欧1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7/06 | 分类号: | H01F7/06;H01F7/127;H01F41/02;F15B13/044;F15B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华智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1 | 代理人: | 樊卫民;陈晓 |
地址: | 德国马克特***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致动器 用于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致动器(100),所述致动器尤其用于操纵液压阀,所述致动器具有:用于容纳磁线圈(202)的线轴体(200),其中线轴体(200)包围电枢室(204);极管(300),所述极管能够至少局部地导入到电枢室(204)中;以及具有用于控制致动器(100)的接触机构(402)的遮盖元件(400),其中遮盖元件(400)在端侧为封闭电枢室(204)可卡锁地构造在线轴体(200)上。此外,本发明涉及用于制造致动器(100)的方法,所述方法具有的步骤是,提供线轴体(200),将极管(300)导入到电枢室(204)中,并且通过使遮盖元件(400)与线轴体(200)卡锁而封闭电枢室(204)。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操纵液压阀的致动器,所述致动器具有用于容纳磁线圈的线轴体,其中线轴体包围电枢室,并且所述致动器具有极管,所述极管能够至少局部地导入到电枢室中。此外本发明涉及用于制造致动器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致动器,尤其是用于操纵液压阀的致动器是充分地已知的。
由DE 198 54 100 A1已知例如磁线圈布置。在磁线圈布置中,配设给保护导体连接部的接触凸片必须通过插入式底座被引导并且与金属壳体连接,所述磁线圈布置由具有用于连接电的连接导线的被喷注的插入式底座的被包覆的线圈与包围被包覆的线圈的金属壳体组成。为了阻碍由于在接触凸片与包围接触凸片的塑料之间的毛细作用使潮湿侵入到插入式底座的连接室中,插入式底座与被包覆的线圈的外部面之间设置凹陷,金属壳体嵌入到所述凹陷中。通过在插入式底座内部的凹部引导连接元件,所述连接元件电连接接触凸片与金属壳体。包围连接元件的密封元件布置在插入式底座的凹部中。这样的磁线圈布置用于操纵电磁操纵的在工业液压中的液压阀,在所述磁线圈布置中从外部可触及的金属部件与保护导体连接部连接。
已知,这样的致动器经历复杂的制造过程,所述制造过程此外通过注塑包覆极管表征。在注塑包覆极管时受温度限制地收缩极管的内直径是成问题的,所述收缩由于缺少稳定性是不可计划的并且因此在没有额外耗费的情况下不能够在制造过程中实施。相反地在制造过程的最后必须100%地检测并且测量每一极管,以便能够确保被要求的窄的公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从结构上和功能上改进开始时提及的致动器,以及改进所属的制造方法。
根据本发明,所述任务通过致动器,尤其是用于操纵液压阀的致动器解决。所述致动器包含用于容纳磁线圈的线轴体,其中线轴体包围电枢室。此外致动器包括极管和具有用于控制致动器的接触机构的遮盖元件,所述极管能够至少局部地导入到电枢室中,其中所述遮盖元件在端侧为封闭电枢室而可卡锁地构造在线轴体上。
有优势的实施方式在优选实施例和其它实施例中给出。
具有端侧的遮盖元件的根据本发明的致动器带来的优点是,在制造时不再必须注塑包覆极管,所述遮盖元件为封闭电枢室而可卡锁地构造在线轴体上。借此在极管的内直径中不再造成成问题的收缩,借此也省去100%地检测和测量被注塑包覆的致动器。因此总体讲可行的是,改进公差并且显著地简化制造过程。
与上述附加地相连的优点是,能够显著地降低错误地被制造的或位于给定的公差的外部的致动器的数量。通过省去受温度限制的收缩能够强烈地降低废品并且实现改进了的过程稳定性。
根据有优势的实施方式,极管具有凸缘,所述凸缘在端侧靠置在线轴体的边缘上。由此能够例如实现的优点是,不用完全地使极管装入到线轴体中,而是突出于线轴体的边缘。借此能够使遮盖元件至少局部地直接安装到极管上,由此使极管能够尤其紧固地固定在线轴体上。
在另外的有优势的实施方式中,凸缘具有布置成彼此对置的径向的至少两个凹部。径向的凹部使能够相对线轴体实现极管的明确的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伊希欧1控股有限公司,未经伊希欧1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056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光装置、发光方法、光谱仪及光谱检测方法
- 下一篇:缓存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