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05690.2 | 申请日: | 2020-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998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邓少育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融成伟业混凝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2 | 分类号: | C04B28/02;C04B38/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300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再生 混凝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混凝土技术领域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是:一种再生混凝土,其原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水泥280‑300kg/m3;粉煤灰70‑90kg/m3;砂800‑820kg/m3;再生粗集料790‑810kg/m3;天然碎石190‑210kg/m3;外加剂9‑10kg/m3;水155‑165kg/m3;聚醚多元醇55‑65kg/m3;异氰酸酯30‑40kg/m3;胺催化剂0.15‑0.3kg/m3;硅油1‑2kg/m3;发泡剂3‑5kg/m3。本发明中的再生混凝土具有较高的保温性能和抗压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正处于经济的高速发展时期,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乡镇的城市化使基本建设也处于发展的高潮中,二线及以下城市的集中规划导致大量既有建筑物的拆除,由此产生的建筑垃圾的处理等也给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其中建筑垃圾中废旧混凝土就占30%-40%;而另一方面,大兴建筑对砂石集料的需求越来越大,由于大量的开采,对自然坏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天然资源也逐渐趋于枯竭。拆除或新建建筑、建筑物运营维护期产生的建筑垃圾、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等都使国家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更为困难。对此,很多研究机构在建筑节能减排方面做出了大量成果,主要有新型无机墙体保温等材料的应用与推广,建筑垃圾的再利用等等。目前,国内在混凝土再生骨料制备方面已经具备较为成熟的技术,且技术水平还在不断提高,利用再生骨料作为建筑主体材料的骨料已成为必然的趋势。
在公开号为CN106927756B的申请文件中公开了一种再生混凝土,由胶凝材料、粗骨料、细骨料、外加剂、自然河沙、再生改性PET塑料颗粒、引气剂以及水组成,所述再生混凝土中所用各材料重量份数如下:胶凝材料300~470份、粗骨料900~1200份、细骨料60~250份、外加剂5~8份、自然河沙400~700份、再生改性PET塑料颗粒125~375份、水胶比0.3~0.45、引气剂为胶凝材料加入质量的0.01~0.03%。
由于废旧混凝土在破碎过程中受到较大的外力作用,在集料内部容易出现大量微细裂痕,从而使得集料在受荷时,裂缝可能会不受控制地迅速扩展,这些裂缝的存在导致混凝土凝固后的密度降低,成型后的混凝土内部密实度偏低,成型的混凝土的保温性能降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再生混凝土,其具有较高的保温性能的优点。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再生混凝土,其具有较高的保温性能和抗压强度。
为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再生混凝土,其原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水泥280-300kg/m3;
粉煤灰70-90kg/m3;
砂800-820kg/m3;
再生粗集料790-810kg/m3;
天然碎石190-210kg/m3;
外加剂9-10kg/m3;
水155-165kg/m3;
聚醚多元醇55-65kg/m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融成伟业混凝土有限公司,未经陕西融成伟业混凝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056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水处理罐
- 下一篇:触控显示基板及触控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