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摩托车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06502.8 | 申请日: | 2020-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13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赖建宏;杨思待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11/00 | 分类号: | B62K11/00;B62M23/00;F16H37/0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刘佳斐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 ||
1.一种摩托车,所述摩托车具有一动力系统,所述动力系统至少包括有动力源单元、第一传动单元、第二传动单元、第三传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单元的一侧设有所述动力源单元及所述第三传动单元;所述第一传动单元至少包括有伸入所述第二传动单元并将所述动力源单元的动力传递到所述第二传动单元的第一输出轴;所述第二传动单元至少包括有将动力传递到第三传动单元的第二输出轴;所述第三传动单元至少包括有将动力传递到车轮的第三输出轴;其中,伸入所述第二传动单元的所述第一输出轴设有离合器,所述离合器位于所述第一输出轴相反于所述第二传动单元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源单元具有一主轴,借由主轴将动力传递给所述第一传动单元,其中,由俯视观之,所述主轴的轴线与所述第一输出轴的轴线和第二输出轴的轴线,三者被设置成相互平行,且所述主轴的轴线与所述第一输出轴的轴线的距离,和所述主轴的轴线与所述第二输出轴的轴线的距离被设置等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系统的后端枢设有一后摇臂;所述第一输出轴的轴线与所述第二输出轴的轴线与后摇臂枢转中心的轴线,三者为同一轴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可直接或间接驱动所述第一传动单元的第一输出轴,其中,前述的动力源单元可为内燃机引擎或电驱马达其中之一或多个;当前述的动力源单元为内燃机引擎,所述主轴为一曲轴;当前述动力源单元为所述电驱马达时,所述主轴为一驱动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托车至少包括有一车轮,其中,所述动力系统是设置于所述车轮前后侧方向中的其中一侧,所述第三传动单元可接收第二输出轴的动力,并将所述动力传递至所述车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单元为皮带无段变速系统,所述第二传动单元为减速齿轮组,所述第三传动单元为带状传动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无段变速系统为干式皮带无段变速机构,所述皮带无段变速系统的第一输出轴上设有离合器,所述减速齿轮组为湿式减速齿轮组,其中,所述离合器与所述减速齿轮组是各自位于不同箱体的空间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源单元为内燃机引擎,所述第一传动单元的一侧设有排气管,位于相反侧设有散热单元,所述散热单元的同一侧设置所述第三传动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托车设有车架单元,所述动力系统被固定于所述车架单元,其中,所述第三传动单元与车轮可以所述第一输出轴的轴线为中心,相对于所述动力源单元及所述第一传动单元而摆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轴和所述第二输出轴相邻处是共用一支承托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托架包含设有供所述第一输出轴的支承的轴承,以及供所述第二输出轴支承的轴承;其中,相邻于所述第二输出轴,且套设于所述第一输出轴的轴承是位于动力源单元中心线相反于第三传动单元的一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源单元具有传动箱,所述传动箱设有一第一支撑件与一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可供一后摇臂枢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0650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无线充电物品位置检测功能的无线充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砂箱坞墩装置